
(1).泛指山谷之大者。《詩·大雅·桑柔》:“大風有隧,有空大谷。” 晉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氣清。”
(2).地名。又稱 大谷口 、 水泉口 。在今 洛陽市 南。《後漢書·董卓傳》:“ 卓 遣将 李傕 詣 堅 求和, 堅 拒絶不受,進軍 大谷 ,距 洛 九十裡。” 李賢 注:“ 大谷口 在故 嵩陽 西北三十五裡,北出對 洛陽 故城。 張衡 《東京賦》雲‘ 盟津 達其後, 大谷 通其前’是也。”其地以産梨著名。《文選·潘嶽<閑居賦>》:“ 張公 大谷 之梨, 梁侯 烏椑之柿。” 劉良 注:“ 張公 居 大谷 ,有夏梨,海内唯此一樹。” 唐 崔興宗 《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詩:“末勝 晏子江 南橘,莫比 潘 家 大谷 梨。”
“大谷”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泛指大型山谷
指自然地理中寬闊的山谷,常見于古籍描述。例如《詩經·大雅·桑柔》提到“大風有隧,有空大谷”,晉代夏侯湛的《山路吟》也有“冒晨朝兮入大谷”之句,均強調山谷的宏大景象。
曆史地名
特指今河南省洛陽市南部的“大谷口”(又稱水泉口),為漢代軍事要地。《後漢書·董卓傳》記載董卓部将李傕曾在此駐軍,唐代張衡《東京賦》亦提及此地。
在《黃帝内經·素問》中,“大谷”指人體肌肉、筋骨間較大的凹陷處,與“小溪”(小凹陷)相對。如《氣穴論》雲:“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用于描述穴位分布特征。
作為人名,“大谷”寓意胸懷寬廣、氣度非凡。“大”象征學識或格局超越一般,“谷”則引申為包容與豐收,整體表達對個人修養與成就的期許。
在文學語境中,“大谷”可比喻開闊的胸襟,如《查字典》解釋其引申義為“形容人的胸懷寬廣”。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醫學、地理及文化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素問》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