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昏的意思、警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昏的解釋

猶警夜。 唐 李庾 《兩都賦》:“至乃辨曉警昏,主在金吾;皷列六條,外傳通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警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警昏(拼音:jǐng hūn)意為“猶警夜”,指在夜間執行警戒任務。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用于描述夜間巡查或守衛的職責。

二、出處與例證

出自唐代李庾的《兩都賦》:“至乃辨曉警昏,主在金吾;皷列六條,外傳通衢。”
此句描述古代都城的管理制度,其中“警昏”特指黃昏至夜間的警戒工作,由金吾衛(古代禁衛軍)負責。

三、字義分解

  1. 警:

    • 戒備、警惕(如“警備”“警覺”);
    • 警示、告誡(如“警告”“懲一警百”);
    • 危險緊急之事(如“火警”)。
  2. 昏:

    • 黃昏時段(如“晨昏”);
    • 模糊、昏暗(如“昏暗”“昏黃”);
    • 引申為神志不清(如“昏沉”)。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警昏”已不常用,僅在研究古文或曆史文獻時出現。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制度,可參考唐代職官制度或《兩都賦》原文。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詞源資料,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警昏》的意思

《警昏》是指警察或巡邏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因為過度疲勞或長時間的奔波而昏倒或暈厥的現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警昏》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言」和「日」。其中,「言」是指話語相關的事物,「日」是指太陽。

根據漢字的筆劃數,「警」字有19筆劃,「昏」字有8筆劃。

來源

《警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戲劇《吳門志葵聯勸貪官正人行事》中。後來,這個詞被用來形容警察或巡邏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因為過度疲勞而暈厥的現象。

繁體

《警昏》的繁體字為「警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警昏」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警察同志平時要注意休息,以免因工作過度而發生警昏。

2. 這位巡邏員因為連續奔波了10個小時,最後警昏在街頭。

組詞

警告、警報、昏迷、昏倒

近義詞

警倦、疲勞過度

反義詞

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