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計路的意思、計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計路的解釋

合計,打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計路(jì l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軍事行動中計算行程或謀劃進軍路線的行為。該詞由“計”(謀劃、計算)與“路”(道路、行程)組合而成,體現了古人對軍事後勤與戰略部署的精密考量。以下從權威辭書及典籍角度分述其義:

一、核心釋義

  1. 謀劃行軍路線

    指在軍事行動前,對部隊行進的具體路徑、裡程、所需時間及沿途狀況進行周密測算與規劃。此義強調戰略層面的預先籌謀,見于古代兵書及史籍。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1卷,第13頁。

    參考鍊接:漢語大詞典·光盤版(需訂閱訪問)

  2. 計算行程與辎重

    延伸指對糧草運輸、兵力調度等後勤保障所需時間與路程的核算,确保軍事行動的可行性。

    來源:《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年),"軍事後勤"條目。

    參考鍊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可檢索部分内容)


二、典籍用例佐證

  1. 《孫子兵法》關聯語境

    雖未直接使用“計路”一詞,但《軍争篇》中“舉軍而争利則不及,委軍而争利則辎重捐”的論述,實質涉及行軍速度與路線計算的權衡,可視為“計路”思想的體現。

    來源:孫武《孫子兵法·軍争篇》(中華書局校注本,2006年)。

    參考鍊接:中華書局經典古籍庫

  2. 明代軍事文獻用例

    《紀效新書·卷四》載:“凡行營,必先計路遠近,量人力強弱”,明确要求将領在行軍前精确評估路程與士兵體力,印證“計路”的實操意義。

    來源:戚繼光《紀效新書》(中華書局點校本,2001年)。


三、現代使用與延伸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代軍事、曆史或成語典故的語境。其内涵可泛化為對複雜行動路徑的系統規劃,如“創業計路”“科研計路”等比喻性表達,強調策略性與步驟性。

來源:《古漢語詞彙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軍事術語的語義演變"章節。

“計路”是承載中國古代軍事智慧的專有詞彙,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與權威典籍,方能準确傳達其戰略謀劃的本質。

網絡擴展解釋

“計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合計、打算”,通常指對某事的計劃或考慮過程。以下從不同角度展開解釋:

一、詞語構成與基礎釋義

二、引證與用法

三、相關擴展

四、注意事項

總結而言,“計路”是一個側重策略性思考的動詞短語,需通過語境判斷其具體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專業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察飽眼常談稱心如意赤肉吃小竈刺笄綷粲寸有所長大理花倒曳大閑觝角戲防頭翻核閣部根深本固官休鬼州孤軍作戰過龍過問耗涸合梨訇輘瘊子回二監國金璧輝煌精緻刻薄寡恩暌違髡躶擴孔狼豪連鼓戀戰落魄不羁滿願孟飨蒙雨名答抹颩坯戶平價淺人薩噶達娃節煞水滲合適等士流飾美屍皮子時廱雙毛擡愛痌傷祥鸾烋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