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弓的意思、旌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弓的解釋

亦作“旍弓”。征聘賢士的旌旗和弓。語本《孟子·萬章下》:“﹝招﹞大夫以旌。”《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 晉 劉琨 《答盧湛》詩:“旍弓騂騂,輿馬翹翹。”《魏書·高允傳》:“臣東野凡生,本無宦意,屬休延之會,應旌弓之舉,釋褐鳳池,仍參麟閣,屍素官榮,妨賢已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弓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殊禮儀象征的複合詞,字面由“旌”與“弓”構成。《漢語大詞典》指出,“旌”本指以牦牛尾或羽毛裝飾的旗幟,引申為表彰、标識;“弓”為古代射具,在禮制中象征武備與賞賜。二者結合後,“旌弓”特指君主賜予有功諸侯或将領的禮器弓矢,代表權力授予與功勳認可。

從構詞法分析,“旌弓”屬于偏正結構,《古代漢語詞典》解釋其核心語義為“表識功勳之弓”。在周代禮制中,據《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以“旌弓”賞賜能安邦定國的諸侯,受賜者可持此弓專征伐,體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倫理。

該詞的文化内涵包含雙重象征:其一為軍事權威的物化載體,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其“命将專征”的符信功能;其二為榮譽表彰的儀式符號,唐代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時,将“旌弓”與“彤矢”并列為國家最高賞賜品,代表“能禦大災”的卓越貢獻。

網絡擴展解釋

“旌弓”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延伸,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 字面含義
    由“旌”(旗幟)和“弓”(弓箭)組成,字面指古代戰場上用于指揮軍隊的旗幟和武器,象征軍事權力與力量。例如在戰場中,“旌”用于标識軍隊歸屬或傳遞指令,“弓”則代表武力。

  2. 引申含義
    更常見的用法是象征征聘賢士。這一含義源自《孟子·萬章下》和《左傳》等典籍,記載古代君王以“旌”和“弓”作為禮器,分别用于招攬大夫和士人(如“招大夫以旌,招士以弓”)。例如晉代劉琨的詩句“旍弓騂騂,輿馬翹翹”,即用“旌弓”表達對賢才的渴求。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既可描述軍事場景,也可喻指人才選拔。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例如描述古代禮儀時,通常指代禮賢下士的象征。

别人正在浏覽...

八拜之交本甲邊隴猋拉不韪朝班綽異雛形刺手瓷土矬子黨禁膽落儋石導示冬葵遁晦敦聘敦質飛衛該載高枕而卧谷蠡河流火冒三尺漿酒霍肉郊筵賈生結蜣徑庭近衛軍九方撅頭船老秀才恁等匿名書牛性盤逸骈生評度遣差前帆敲牛宰馬期程求是啓悟容聲塞車三案三燕聲績慎默使物室庑誰分束手謄黃蚊蟻曉示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