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敲牛宰馬的意思、敲牛宰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敲牛宰馬的解釋

謂宰殺牲畜。 元 無名氏 《千裡獨行》第四折:“兩壁廂敲牛宰馬,做一箇慶喜的筵席。”《水浒傳》第一一九回:“ 方臘 設朝,叫洞中敲牛宰馬,令三軍飽食已了,各披掛上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敲牛宰馬”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宰殺牛、馬等牲畜,多用于描述古代舉行慶賀宴席時的場景。該成語強調大規模屠宰家畜以籌備隆重場合。


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元代《千裡獨行》《黃花峪》等雜劇,後《水浒傳》中也有使用,如方臘設宴時“敲牛宰馬”款待三軍。
  2.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屬書面語。
  3. 近義詞:殺豬宰羊。

文化背景


注意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該詞有“不擇手段殘害他人”的引申義,但此解釋未見于多數權威古籍或文獻,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讀。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敲牛宰馬

《敲牛宰馬》是一個成語,意指依靠欺騙、剝削和強制手段來獲取個人利益的行為。這個成語中的“敲”指敲詐,指用違法、不正當的手段勒索他人財物;“牛”指富人,代指有錢的人;“宰”指宰割,指剝削他人;“馬”指窮人,代指沒錢的人。整個成語形象描述了有錢人借助其權勢和地位對弱勢群體進行不公平的剝削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敲牛宰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敲:手(扌)+高(高);共8劃

牛:牛(牜)+片(片);共4劃

宰:宀(宀)+辛(辛);共8劃

馬:馬(馬);共3劃

來源

《敲牛宰馬》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徐渭的《雪堂詩話》:“敲牛宰馬,合為義方。”該成語通過對農村剝削現象的揭示,呼籲社會應當摒棄這種不公平、不道德的行為。

繁體字

《敲牛宰馬》的繁體字為「敲牛宰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敲牛宰馬》的字形可能稍有不同,但意義都是一緻的。

例句

他是個家喻戶曉的大財主,以敲牛宰馬聞名一方。

組詞

敲詐、牛鬼蛇神、馬不停蹄、宰相肚裡能撐船

近義詞

斂財傾室、厚此薄彼、魚肉百姓、權錢交易

反義詞

公平正直、同舟共濟、和諧共處、互利共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