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儋石的意思、儋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儋石的解釋

(1).儋受一石,故稱儋石。用以計量谷物。儋,石罂。一說一石為石,二石為儋,謂一人所擔。 晉 傅玄 《傅子》卷四:“每所居姻親、知舊、鄰裡有困窮者,家儲雖不盈儋石,必分以贍救之。”《魏書·元澄傳》:“居無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糧。”參閱 明 方以智 《通雅·算數》

(2).借指少量米粟。《史記·淮陰侯列傳》:“夫隨廝養之役者,失萬乘之權;守儋石之祿者,闕卿相之位。”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嚴遵》:“吾有萬金,子無儋石,乃雲有餘,不亦謬乎?” 宋 張榘 《金縷曲·次韻拙逸劉直孺見寄言志》:“儋石空無君家事,百萬付之一擲。漸養就摶風鵬翼。”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五五章二:“他常以賣畫為生,題畫詩也有絕為佳妙的。築室 桃花塢 中,讀書灌園,家無儋石,而客常滿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儋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容量單位
    儋石最初指谷物計量單位,存在兩種說法:

    • 一說“儋”即石罂(陶制容器),可容納一石谷物,故稱“儋石”。
    • 另一說“一石為石,二石為儋”,即一擔(一人所擔)為兩石。
  2. 引申含義
    借指少量糧食,常用于形容家境貧寒。例如:

    • 《史記》中“守儋石之祿者,阙卿相之位”;
    • 陶淵明詩句“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二、用法與例句

三、讀音與結構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通雅·算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儋石

《儋石》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表示一種特定類型的石頭。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兒”和“石”,共計9個筆畫。

來源

《儋石》最早來源于《康熙字典》。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儋石通常用來形容一種形狀奇特的石頭,可以用作觀賞或作為藝術品。 通常這樣的石頭在古代被視為神秘和珍貴的,因此受到很高的重視。

繁體

《儋石》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儋石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當時的寫法如下:

儋: 從人,延聲。
石: 丿,至,石。兒,山。前古從山也。

例句

1. 這個博物館裡有許多稀罕的儋石供人參觀。

2. 我在海灘上撿到了一塊光滑的圓形儋石。

組詞

1. 儋石觀賞:指對儋石進行欣賞和鑒賞的活動。

2. 儋石雕刻:指将儋石作為材料進行雕刻創作的技藝。

近義詞

儋石的近義詞包括“奇石”、“異石”等,都用來形容形狀、色彩或紋理與衆不同的石頭。

反義詞

儋石的反義詞可以是“普通石”、“尋常石”等,指的是普通不起眼的石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