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流的意思、河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流的解釋

[river] 地表上有相當大水量且常年或季節性流動的天然水流

詳細解釋

(1).指 黃河 水流。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至洛陽谒五陵表》:“ 河 流遄疾,道阻且長。”《清史稿·河渠志一》:“自 河 流改道, 直隸 隄工應并歸河督管轄。”

(2).今泛指地球表面天然水流。 碧野 《天山景物記》:“然後沿途再彙入澗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騰出 天山 。” 柯岩 《快活的小詩·做客來》:“紅旗紅燈大高樓,綠樹綠草小河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流是地表水長期沿地表線狀凹地流動形成的水系主幹,由降水、地下水或冰川融水彙集而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陸地表面較大的天然水流",《辭海》補充說明其具有河道固定、水量季節變化等特征。

從地理構成看,河流包含三個要素:(1)河道——水流侵蝕形成的槽狀凹地;(2)水體——包括液态水和攜帶的溶解物質;(3)流域——河流幹支流彙聚的區域範圍。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指出,全球河流總長度約3000萬公裡,承擔着地表78%的水循環功能。

按流向特征可分為:

  1. 外流河:注入海洋,如長江、亞馬遜河
  2. 内流河:注入内陸湖泊或沙漠,如塔裡木河
  3. 季節性河流:僅在雨季有徑流

《水文學基礎》特别強調河流的地質塑造作用,其侵蝕、搬運和沉積過程持續改變地表形态。黃河年均輸沙量達16億噸,形成華北平原的典型案例印證了這一理論。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顯示,全球約41%人口生活在主要流域範圍内,突顯其生态和經濟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河流”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長期或季節性流動的水體,通常由降水、冰川融水或地下水補給,沿地形坡度向低處流動,最終彙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河流是陸地水循環的重要環節,具有連續性、方向性(從上遊到下遊)和動态性(水流持續運動)。其形成需滿足水源、地形坡度與穩定河床三個條件。

2.結構與組成

3.分類方式

4.地質與生态作用

5.文化意義

河流常被視為文明搖籃(如尼羅河孕育古埃及),并成為文學藝術象征(如《詩經》中的“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河流案例或水文機制,可提供更具體方向以便深入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按劾搬楦頭鞁馬杯水輿薪本營燦爓陳玄寵私出飯大仗堤坡隄堰鍛磨遁潰垛疊翻車魚富轹萬古幹糧革邪反正蛤柱勾喚棺束國家棟梁害勝環主建都江濆賤氣兼夕建制進謀金瑣碎開閘濂洛關閩流遷離鄉履鞋漫洩懋揚妙處不傳墨守成規牡骘牛糞怕怖偏僻戕殺孅孅惬順權捷渠幨軟簾蛇角蛇章識微知著水下淑淑題壁險僥仙客來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