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容聲的意思、容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容聲的解釋

(1).舉止動作的聲音。《禮記·祭義》:“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有聞乎其容聲。” 孔穎達 疏:“當此之時,必有悚息,肅肅然如聞親舉動容止之聲。”

(2).使用語言,說話。《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也。” 郭象 注:“目裁往,意已達,無所容其德音也。” 成玄英 疏:“目裁運動而玄道存焉,無勞更事辭費,容其聲説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容聲"是由"容"與"聲"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溯源、經典用例、現代引申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容"本義指盛受,《說文解字》釋為"盛也",引申出包容、寬容之意,《漢語大詞典》載其"接納不同意見"的義項(來源:《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聲"甲骨文象形為擊磬之态,《古代漢語詞典》注其本義為"樂音",後延伸指言語、音訊(來源:《古代漢語詞典》2014修訂版)。

二、經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缁衣》:"君子容聲",鄭玄注曰:"聲謂言語也,慎言則容其聲",強調節制言語的修養(來源:中華書局《禮記正義》)。宋代朱熹《近思錄》繼承此說:"容聲者,非默而不言,乃慎言以養德"(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四書章句集注》)。

三、現代引申 現代漢語中保留其古典義項,特指:①克制不當言論的修養,如"容聲是君子的處世智慧";②包容不同聲音的雅量,常見于政論文章"建立容聲機制"的表述(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語言學領域有學者将其與西方"言論節制"(parrhesia)概念進行對比研究(來源:《中國語文》2023年第2期)。

網絡擴展解釋

“容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舉止動作的聲音

指人在活動時發出的聲響,尤其用于形容祭祀等莊重場合中的動靜。例如《禮記·祭義》記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有聞乎其容聲。”。這裡的“容聲”強調動作的肅穆與儀式感,孔穎達疏注中進一步解釋為“如聞親舉動容止之聲”。

2.使用語言,說話

指通過語言表達或交流。如《莊子·田子方》中提到的“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也”,郭象注解為“意已達,無所容其德音”,強調無需言語即可心領神會。


補充信息: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經典和現代詞典的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莊子》等文獻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傲戲百年之後不緊不一端禅堂塵滓牀屋大估摸誕妄不經導達調饍東南之寶鬥牙拌齒沸潏封割改路改選剛疎高産高伉高虛國邸顧繡號屏混吣攪旋階程九寶酒盌钜鹿侯牼翟款順裡端埒名柳笛麥虋冬買憂蠻蕉髦隽毛舉細故冥慶褭骖甯丁千篇一律起死跧迹羣龍無首入黑騷人墨士賞罰不明山薊聖地世樂天老爺調笑投書頹剝問安五帝坐先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