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土的意思、瓷土的詳細解釋
瓷土的解釋
[porcelain clay] 燒制瓷器用的純淨粘土
詳細解釋
本名垩土,也稱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稱高嶺土,因出于 江西省 景德鎮市 的 高嶺山 得名,為制造瓷器的原料。
詞語分解
- 瓷的解釋 瓷 í 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細緻而堅硬:陶瓷。瓷瓶。瓷壺。瓷碗。瓷器。瓷磚。 筆畫數:; 部首:瓦; 筆順編號:
- 土的解釋 土 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黃土。 疆域:國土。領土。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民間生産的(區别于“洋”):土方(民間流傳的藥方,亦稱“偏方”)。 不合潮流:土氣。 未熬制的鴉片:煙土。 中國
網絡擴展解釋
瓷土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特征
瓷土又稱高嶺土,是一種以矽酸鋁為主要成分的純淨黏土,化學式為 $text{H}_4text{Al}_2text{Si}_2text{O}_9$。其名稱源自中國景德鎮的高嶺山,後演變為國際通用名稱“Kaolin”。純淨的瓷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具有絲絹光澤,質地柔軟且可塑性高。
2.形成過程
瓷土由雲母和長石經地質變質作用形成。在此過程中,鈉、鉀、鈣、鐵等元素逐漸流失,與水反應後轉變為高嶺土礦物,這一過程稱為“高嶺土化”。
3.成分與物理性質
- 化學成分:二氧化矽(SiO₂)約46.51%,三氧化二鋁(Al₂O₃)約39.54%,水(H₂O)約13.95%。
- 熔點:約1780℃,適合高溫燒制瓷器。
- 特性:高白度、強可塑性、優良電絕緣性及抗酸性。
4.主要用途
- 傳統陶瓷:瓷器制作的核心原料,如景德鎮瓷器。
- 工業領域:造紙(增白劑)、橡膠(填充劑)、化工(催化劑載體)及耐火材料。
- 特殊應用:日本曾嘗試用高嶺土替代鋼鐵制造切削工具。
5.與陶土的區别
瓷土成分純淨(以高嶺石為主),而陶土含高嶺石、蒙脫石等多種礦物,雜質較多且顔色較深,僅用于陶器。
總結來看,瓷土既是傳統工藝的基石,也是現代工業的重要材料。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或工業案例,可參考景德鎮瓷器相關文獻或材料科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瓷土是指制作瓷器所使用的原材料,它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粘土。下面來看一下瓷土這個詞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瓷土的拆分部首是瓦,總共有9畫。
來源:瓷土一詞來自于漢語,是由“瓷”和“土”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繁體:瓷土的繁體字為「瓷土」,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瓷土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也是由瓷和土兩個字組合而成。
例句:我買了一塊瓷土用來制作陶瓷作品。
組詞:瓷土可以進行組詞,例如瓷土器、瓷土工藝、瓷土制作等。
近義詞:瓷土的近義詞有陶土,兩者均指制作陶瓷時所使用的粘土。
反義詞:瓷土的反義詞可以是非瓷土,指的是不適用于制作瓷器的土壤。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