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天寒酒凍。 宋 蘇轼 《和劉景文<雪>》:“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膠杯雖出《莊子》‘置杯焉則膠’,而此所謂膠杯,乃是酒凍也。”
“膠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均有相似解釋:
核心詞義
指天寒導緻酒液凍結的狀态。該詞源自《莊子》“置杯焉則膠”的典故,但在詩詞中多引申為冬季寒冷使得酒凝固如膠,難以傾倒。
文學用例
蘇轼在《和劉景文<雪>》中寫道:“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通過“膠杯”生動描繪了因嚴寒酒凍而難以暢飲的情景。宋代學者趙次公注解此句時,明确指出這裡的“膠杯”特指酒液凍結。
構詞解析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及注釋文獻中。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文背景,可參考蘇轼詩詞集及宋代注疏材料。
膠杯是指使用橡膠制成的杯子,它具有柔軟、耐熱、防滑等特點。常見于實驗室、醫院、戶外運動等場合,能夠有效地防止濺灑和碎裂。
膠杯的拆分部首為月(肉),其拆分筆畫為7畫。
膠杯一詞最早出現在現代漢語中并沒有明确的來源,它是根據杯子的材質——橡膠而得名的。
膠杯的繁體字為膠杯。
在古代,還沒有橡膠這種材料,因此沒有"膠杯"一詞。但如果要描述類似的杯子,可以使用"橡"和"杯"作為象形字來描述。橡代表橡膠的柔韌特性,杯代表杯子的形狀。
1. 實驗室中常用膠杯來盛放化學試劑。
2. 高溫下使用膠杯可以有效防止燙手。
3. 運動員在比賽前會喝一杯膠杯裝的飲料來補充能量。
膠水、膠帶、膠囊、橡膠、玻璃杯
橡膠杯、橡膠制杯子
瓷杯、塑料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