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朋心的意思、朋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朋心的解釋

同心。《後漢書·李固杜喬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 李賢 注:“朋,猶同也。”《陳書·高祖紀上》:“屈禮交盟,人祇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邇朋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朋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結黨營私之心、勾結同夥的意圖,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它強調的是為了私利而與他人勾結、結成小團體的不良用心。

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拆解與合成:

    • 朋: 本義指兩串貝币(古代貨币),引申為“同類”、“同夥”、“勾結”。《說文解字》釋為:“朋,古文鳳。象形。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 後主要引申為“朋友”、“黨羽”、“結黨”之意。
    • 心: 指心思、意念、想法。
    • 朋心: 将“朋”(結黨)與“心”(心思)結合,直譯為“結黨的心思”,即指存有勾結同夥、結黨營私的意圖。
  2. 核心釋義(貶義):

    • 結黨營私的意圖: 指懷有為了個人或小集團利益而拉幫結派、互相勾結的心思。這是該詞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
    • 勾結同夥的心意: 強調其行為動機在于尋找同夥,共同從事不正當之事。
  3. 文獻佐證:

    • 該詞較早且著名的出處見于南朝宋範晔所著的《後漢書》。在《後漢書·宦者傳序》中,作者抨擊宦官專權禍國時寫道:“構害明賢,專樹黨類…同敝相濟,故其徒有繁,敗國蠹政之事,不可單書。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窮栖,寇劇緣閑,搖亂區夏。雖忠良懷憤,時或奮發,而言出禍從,旋見孥戮。因複大考鈎黨,轉相誣染。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窦武、何進,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協群英之勢力,而以疑留不斷,至于殄敗。斯亦運之極乎!雖袁紹龔行,芟夷無餘,然以暴易亂,亦何雲及!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鼎。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信乎其然矣!” 這段話深刻揭露了宦官集團結黨營私(即懷有“朋心”)、陷害忠良、敗壞朝綱的罪行。雖然文中未直接出現“朋心”二字,但後世常引用此段作為“朋心”(結黨營私之心)導緻禍亂的典型例證。其描述的宦官“專樹黨類”、“同敝相濟”正是“朋心”的具體表現和惡果。
  4. 現代使用:

    • “朋心”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屬于典型的書面語和古語詞。
    • 當使用時,通常用于曆史叙述、文學作品或批判性語境中,用以形容曆史上或虛構人物(尤其是反派)為了私利而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的陰暗心理或行為動機。例如:“奸臣懷有朋心,結黨營私,最終導緻朝綱敗壞。”
  5.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朋黨之心、結黨之心、營私之心、勾結之意。
    • 反義詞: 公心、忠心、孤忠(獨自盡忠,不結黨)、公正無私之心。

“朋心”意指結黨營私、勾結同夥的意圖或心思,是一個具有強烈貶義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在于為了不正當的目的而尋求同夥、結成利益集團。其經典例證可見于《後漢書》對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禍亂朝政的記載。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朋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朋心”讀作péng xīn,意為同心,指共同的心願或意志。例如《後漢書·李固杜喬傳贊》中記載:“李杜司職,朋心合力”,李賢注:“朋,猶同也”(即“朋”在此處等同于“同”)。

二、古籍用例

  1. 《後漢書》:強調同心協力,如“朋心合力”描述李固、杜喬共同履職的情景。
  2. 《陳書·高祖紀上》:“屈禮交盟,人祇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邇朋心”,指通過同心達成戰略目标。

三、詞義解析

四、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典用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團結一緻”的内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語境,可參考《後漢書》《陳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住白蘇暴處不讓采擇存入墊發斷管殘沈盹寐風涼人風韻負戶福慧剛骾剛質功高蓋世規簡歸泉候審壞蛋荒馑昏德疆事矯法樛枝舉一反三凱期科诨練影鬣刺龍伯國鸾歌鳳吹沒遭磨米糧鳴不平鳴廉磨晚跑龍套陪禮剽剟遣官衢道曲轸撒響屁攝力神技沈屯沈翔時不可失失身疏逸螳蠰歎怪圖案推筴無産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閑嗑牙顯相霞石西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