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limantan] 世界第三大島,位于亞洲東南部。面積73.4萬平方公裡。其中約三分之二地區為印度尼西亞領土,分為西加裡曼丹、中加裡曼丹、南加裡曼丹和東加裡曼丹4個省份。其餘為沙撈越、文萊、沙巴三部分,稱北加裡曼丹。境内赤道橫貫,熱帶森林約占85%。農副産品有稻米、椰子、橡膠、咖啡、胡椒等。工業有煤礦和石油開采
加裡曼丹(Kalimantan)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地理名稱,其核心解釋如下:
加裡曼丹是世界第三大島嶼,位于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面積約73.4萬至75萬平方公裡。中國曆史文獻中曾稱其為“婆羅洲”“渤泥”等,印尼語使用“加裡曼丹”指代全島,而西方多沿用“婆羅洲”(Borneo)。
該島分屬三國:
提到“加裡曼丹”是漢語成語,形容才華出衆,但此解釋與其他權威地理資料沖突,可能為誤傳。主流學術觀點中,該詞僅作為地名存在。
如需進一步了解行政區劃或資源分布,可參考來源網頁。
加裡曼丹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位于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洲島。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包括“加”、“裡”和“曼丹”,下面我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例句進行詳細解釋。
1. “加”: 部首為“力”,總筆畫數為5。
2. “裡”: 部首為“裡”,總筆畫數為7。
3. “曼丹”: “曼”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5,而“丹”的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4。
加裡曼丹這個詞來源于馬來語,中文名稱為婆羅洲島。在繁體中文中,加裡曼丹的發音相似,因此字形沒有太大的區别。
古代的漢字寫法會稍有不同,但發音和意思基本相同。在古代漢字中,“加”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而“裡”和“曼丹”這兩個字的寫法在形狀上可能有所改變。
在加裡曼丹的茂密雨林中,生活着許多珍稀的動植物。
加裡曼丹并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地名。
婆羅洲島(中文名稱)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