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攀尾柱的意思、攀尾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攀尾柱的解釋

猶抱柱。 謝元量 《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詩:“義皆攀尾柱,泣為下蘇坑。”參見“ 抱柱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攀尾柱”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語境具體理解:

一、成語釋義(常見用法)

發音:pān wěi zhù
基本含義:比喻依附他人或借助外力達到個人目的,帶有貶義色彩,常用來形容缺乏獨立性、為利益不擇手段的行為。
來源與用法:該詞源自古人攀爬柱子時需抓住尾部以保持平衡的動作,後引申為諷刺那些依賴他人資源或地位謀求自身發展的現象。

二、文學引用(較少見)

在謝元量《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詩中,“攀尾柱”被解釋為“猶抱柱”,可能暗含“堅守信念”或“執着”的意象。此用法與成語含義不同,需結合詩文背景理解,但相關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謹慎參考。

使用建議

  1. 現代語境:優先采用“依附他人”的比喻義,注意其負面含義。
  2. 文學分析:若涉及古詩文,需結合原句及典故(如“抱柱”可能關聯尾生守約的傳說)進一步考據。

如需更深入研究,可查閱權威成語詞典或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攀尾柱

攀尾柱,是一個漢字詞語,常常用來形容人第一次登上山峰或高處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而扶住朝向外側的石柱或樹木,以防止跌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攀尾柱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它的筆畫數是13。

來源

攀尾柱這個詞出現在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文于字》中,用于描述人攀登高處所采取的動作。

繁體

繁體字“攀尾柱”的寫法為「攀尾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攀尾柱”的寫法多種多樣,有時候會把“攀”寫作“攀徿”、“攀熙”等。由于曆史上不同時期和地區對字形的變化,給現代漢字研究帶來一定的困擾。

例句

1. 他第一次攀尾柱時有些緊張,但很快就找到了平衡。

2. 大家站在山頂上,有人在攀尾柱,有人在拍照留念。

組詞

攀登、攀岩、攀山、攀談、攀附

近義詞

抓住、抓緊、依靠、倚仗

反義詞

松手、放開、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