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恒守的意思、恒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恒守的解釋

謂不變的操守。 明 劉基 《拟連珠》之三:“蓋聞身無恆守,勢窮則屈;心無定主,情急則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恒守是漢語複合詞,由“恒”(持久不變)與“守”(堅持、守護)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持久不變地堅守某種信念、原則或狀态。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指長久、固定不變。《說文解字》釋為“常也”,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無恒産而有恒心者”強調持久性。

  2. 原意為守衛、遵循,《玉篇》注“護也,持也”,如《周易·系辭下》“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體現維護之義。

    二字結合後,“恒守”強化了時間維度上的堅定性與行為上的持續性。

二、現代釋義

指對理念、準則或承諾的長期恪守,常見于道德、文化、契約等語境:

三、語用特征

  1. 書面化表達:多用于正式文本或莊重場合,如學術論述、政策文件。
  2. 正向語義:隱含褒義,常與“美德”“責任”等抽象概念關聯。
  3. 動态持續性:區别于靜态的“保持”,“恒守”更突出主動維護的過程。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王弼《周易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恒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引證
    源自明代劉基《拟連珠》第三則:“身無恒守,勢窮則屈;心無定主,情急則親。”此處“恒守”強調不變的操守,暗含對原則的持久堅持()。

  2. 使用場景

    • 形容人面對困境或誘惑時保持信念,如“恒守初心”。
    • 文學中可比喻對情感、理想的長期守護,如“恒守承諾”()。
  3. 近義延伸
    類似“堅守”“持守”,但更強調時間維度的持久性,例如:“他恒守傳統工藝數十年”。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辨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保之功慠猛鞭打快牛必律不剌策目吃喬麤詞村囚雕胡堕羅鉢底恩異二諾貳卿發昏覆衣苟存寒盟慌張狐迷監伴江關姜桂轇輵捷得棘輪金寶牌靜襟近用舊故決敗枯荻窟儡子蘭閨累綴廉慎曆序履冰狐岷漢磨車南夷鳥眼绫旁戶盤拏鋪母青币丘甸囚山绮筵犬子燃眉人叢散屦疏條私鬻素菜象角系臂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