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不變的操守。 明 劉基 《拟連珠》之三:“蓋聞身無恆守,勢窮則屈;心無定主,情急則親。”
“恒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詞源與引證
源自明代劉基《拟連珠》第三則:“身無恒守,勢窮則屈;心無定主,情急則親。”此處“恒守”強調不變的操守,暗含對原則的持久堅持()。
使用場景
近義延伸
類似“堅守”“持守”,但更強調時間維度的持久性,例如:“他恒守傳統工藝數十年”。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辨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恒守》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持續保持、堅持不變的意思。
恒守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宀字頭,部首是心,它表示與情感、心靈有關的事物;筆畫是9畫。
恒守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是由“恒”和“守”兩個字組成。恒意為永久、不變的意思,守意為堅守、保持的意思。
恒守的繁體字為「恆守」。
在古代,恒守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寫法是「恒守」。
1. 他一直恒守初衷,從不動搖。
2. 我們應該恒守道德底線,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情。
恒守可以和其他詞組成一些詞語,如恒守不移、恒守自律等。
恒守的近義詞有保持、堅守、始終如一。
恒守的反義詞可以是改變、變動、搖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