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元 雜劇名。寫 漢 末 董卓 專權, 王允 設計,先許嫁美女 貂蟬 與 呂布 ,後又獻給 董卓 ,以離間二人,緻使 呂布 殺死 董卓 的故事。後用以指一個接一個相互關聯的計策。《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回目:“莽撞人低首求籌畫,連環計深心作筆談。” 沙陸墟 《魂斷梨園》第二二回:“有連環計、美人計、金蟬脫殼計、調虎離山計。”
(2).據說 三國 時, 曹操 率大軍欲于 赤壁 渡 江 擊 吳 ,苦于 長江 風浪不息,北兵不慣乘舟; 龐統 受命 吳 将 周瑜 ,向 曹操 獻連環計:即把船隻用鐵環連結起來,上鋪闊闆供行走。 曹操 中計,為 吳 火攻而兵敗。事見《三國演義》第四七、四八、四九回。後用以為典實。 清 蒲松齡 《快曲·快境》:“卻説 曹操 中了連環計,把幾萬隻戰船纜的緊緊的,穩坐船樓。”亦作“ 連環策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三回:“天師道:‘是誰做個 鳳雛 先進連環策。’”
連環計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經典策略,其核心在于通過多個環環相扣的計謀使敵人陷入困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連環計是《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屬于“并戰計”類别。原指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計策削弱敵人戰鬥力,後引申為任何需要多步驟配合的複雜策略。其典故最早見于《三國演義》,包含王允用貂蟬離間董卓與呂布,以及龐統獻計曹操連接戰船導緻赤壁慘敗等經典案例。
現代常以此比喻需多環節協作的複雜計劃,如商業競争中的組合策略。其精髓在于通過“使敵自累”降低對抗成本,實現以小博大。
如需查看完整典故細節,可參考《三國演義》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或《三十六計》相關注解文獻。
連環計是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計謀或陰謀,通常用來欺騙、誘使或迷惑他人。
連環計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辶是走路的意思,表示行動;言表示與言語相關。
連環計的總筆畫數是11畫。
連環計這個詞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說故事《水浒傳》中。
連璧計(繁體字)
在古代,連環計的寫法與現在相比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和字形是相同的。
她運用了連環計,成功地讓對手陷入了困境。
連環計可以組成一系列詞語,如連環套、連環攻擊、連環反擊等。
與連環計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連環坪、連環畫、連環炸彈等。
與連環計的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單一計劃、直接表明意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