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健的骢馬。泛指駿馬。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何處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認驕驄。” 宋 韓淲 《西江月·走筆因宋九韻示黃六》詞:“花底醉眠芳草,柳邊嘶入驕驄。”《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大官人騎追風騄駬……小阿媽跨耀日驕驄。”
“驕骢”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jiāo cōng,由“驕”(左右結構)和“骢”(左右結構)組成。其核心含義為壯健的骢馬,後泛指駿馬。
字義拆分
文學引用
宋代辛棄疾在《江神子·和人韻》中寫道:“何處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認驕驄。” 此處“驕骢”既指駿馬,也暗含踏青場景中馬匹的矯健姿态,增添畫面感。
該詞屬于古典文學中的意象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詩詞賞析或曆史文本中。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進一步驗證。
“驕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驕傲而勇猛的馬。形容馬匹高傲自負,且精神飽滿,行動迅猛。
“驕骢”的拆分部首為馬字旁,由左右兩個“馬”組成。總共有17個筆畫。
“驕骢”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三年》:“一骈而二驕骢以為馳名。”意為用一輛四匹奔馳的傲慢的馬車來彰顯自己的名義。隨後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人的驕傲和自負。
“驕骢”的繁體字是「驕驄」。
在古代,「驕骢」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它的寫法為「骠骢」。
1. 這匹驕骢的黑馬奔騰而過,速度猶如閃電。
2. 他自負而驕傲,好似一匹驕骢。
驕矜、驕橫、驕縱、驕躁、驕傲、驕陽
傲慢、自豪、傲視、矜持、驕縱
謙虛、謙遜、低調、謙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