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領建造。《宋史·李漢瓊傳》:“五年,從幸 大名 ,復 保靜軍 節度、 幽州 行營都部署,護築 保州 、 威虜 、 靜戎 、 平塞 、 長城 五城。”《宋史·孟元傳》:“護築 永寧堡 ,敵不敢動。”
"護築"一詞在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中存在不同層面的解釋:
一、曆史典籍釋義() 《宋史》中記載該詞意為"監領建造",特指古代官員監督城池修築的職責。如李漢瓊曾"護築保州、威虜等五城",孟元負責"護築永甯堡",均指将領在軍事要塞建設中承擔監督管理職責。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補充了成語化解讀:
注: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屬于常用成語,權威典籍中的原始釋義更側重軍事工程的監督建造職能。建議在學術使用時優先參考《宋史》等史料記載。
護築是指用圍牆、壕溝等設施來保護或加固建築物、軍事設施等的行為。在現代使命中,護築常用于軍事防禦、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等領域。
護築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竹,總共有10個筆畫。
護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護”字表示保護、守衛的意思,而“築”表示建築、修築的意思,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護築”的意思。
繁體字“護築”可以用來表示“護築”的意思。
在古代,護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并不确切,在現代漢字标準化之前有很大的變化和多樣性。
1. 軍隊在邊境地區進行護築工程,以确保邊境地區安全。
2. 這個城市把護築工作作為城市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
護城、護坡、護欄、護士、護衛
防護、保護、築防
攻破、摧毀、拆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