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鵝的意思、木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鵝的解釋

(1).木制的鵝。浮水工具。《隋書·誠節傳·堯君素》:“時圍甚急,行李斷絶, 君素 乃為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浮之 黃河 ,沿流而下。 河陽 守者得之,達於 東都 。” 唐 丁用晦 《芝田錄》:“ 煬帝 在 江都 , 代王 留守 長安 ,群盜蜂起。有獻計者刻木鵝,繫詔於頭,緻之 渭 汭,冀 關東 救兵至。日放百千,順流而下,竟無救至。” 清 徐昂發 《揚州》詩:“木鵝沉處錦颿斜, 隋氏 離宮接暮霞。”

(2).木制的鵝。測水深淺的工具。 唐 顔師古 《隋遺錄》上:“ 大業 十二年, 煬帝 ……命雲屯将軍 麻叔謀 濬 黃河 入 汴堤 ,使勝巨艦。 叔謀 銜命甚酷,以鐵腳木鵝試彼淺深,鵝止,謂濬河之夫不忠,隊伍死水下。” 唐 無名氏 《炀帝開河記》:“鐵腳木鵝長一丈二尺,上流放下,如木鵝住,即是淺處。”

(3).木制的鵝。攻城的戰具。《舊唐書·李光弼傳》:“賊恃衆直逼其城,以車二乘載木鵝、蒙衝、鬭樓、橦車隨其後,督兵填城下塹,三面各八道過其兵,又當塹開栅,各置一門。”《新唐書·荔非元禮傳》:“ 摯 恃衆,直逼城,以車千乘載木鵝橦車,麾兵填塹,八道并進。”

(4).洲名。 安徽 桐城縣 有 木鵝洲 。相傳 五代 周世宗 與 南唐 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隨其所至,以定南北;鵝沿洲東下,故以木鵝為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鵝(mù é)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指古代用于軍事渡河的木質浮橋裝置,其核心功能是輔助軍隊快速搭建臨時橋梁跨越水域。以下是詳細釋義及依據:


一、基本釋義

木鵝指用木材制成的浮橋構件,通常為船形或鵝形的中空木制浮體。作戰時,士兵将多個“木鵝”串聯于水面,上鋪木闆形成簡易浮橋,供軍隊通行。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記載,後成為攻城戰中渡河器械的代稱。


二、曆史背景與軍事用途

據《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載,北周将領韋孝寬在攻打北齊時曾使用木鵝:

“以木鵝置水,集諸軍士,須臾橋成,遂濟河破敵。”

此戰例說明木鵝是快速架設浮橋的關鍵工具,通過浮力承載橋面,解決行軍渡河難題。


三、詞源與構造特征


四、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第4卷,第987頁):

    “木鵝:古代攻城渡水之具。以木制,形如鵝,中空,可浮于水,用以架設浮橋。”

  2. 《辭源》(修訂本):

    “木鵝:古代軍用浮橋構件……見《北史·韋孝寬傳》。”

  3.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

    明确将木鵝歸類為“工程器械”,強調其在渡河作戰中的戰術價值。


五、文化引申

“放木鵝”在古語中衍生為試探虛實的隱喻。如明代《練兵實紀》載:

“先放木鵝測水流,再定渡河之策”,喻指預先偵察敵情。


參考資料

(注:部分古籍原文鍊接因版權限制未提供,可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書或合法數據庫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木鵝”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浮水工具
    木制鵝形器具,用于傳遞信息或求援。例如隋朝堯君素被圍困時,将求救信系于木鵝頸部,順黃河漂流傳遞情報。

  2. 測水深工具
    用于水利工程中測量河流深淺。唐代麻叔謀治理黃河時,以鐵腳木鵝測試河道深度,若木鵝停滞則判定為淺灘,需重新疏浚。

  3. 攻城戰具
    作為古代攻城器械使用,常與橦車(攻城塔)配合。文獻記載李光弼、荔非元禮等将領曾用木鵝填平城塹、突破防禦。

  4. 洲名來源
    安徽桐城縣有“木鵝洲”,得名于五代周世宗與南唐劃江為界的曆史事件:木鵝順江漂流劃定南北界限,最終停駐形成此洲。

二、曆史典故

三、總結

木鵝的用途涵蓋軍事、工程、地理三大領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名稱來源多與功能或曆史事件直接相關,兼具實用性與文化象征意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隋書》《芝田錄》等原始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物質罷弱補裨猜斥參軌茶壺程門立雪春态代馬依風當物搭轉奠饋典押凋悴地崩山摧豆剖瓜分發機佛幔黼幌附民戆頭骨突子濠溝鶴短凫長畫飾隳淪火州家反宅亂健筆角鬭嬌柔解惑釋疑鏡潔眷矚巨億刻記刻忮老鼠過街麗土馬上人綿力薄材難義噴玉偏迥籤爪秦學三面人少半舌尖口快慴讋帥厲碎玉零玑怃敖武剛車無絃琴無由仙童仙女孝烈銷遣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