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制的鵝。浮水工具。《隋書·誠節傳·堯君素》:“時圍甚急,行李斷絶, 君素 乃為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浮之 黃河 ,沿流而下。 河陽 守者得之,達於 東都 。” 唐 丁用晦 《芝田錄》:“ 煬帝 在 江都 , 代王 留守 長安 ,群盜蜂起。有獻計者刻木鵝,繫詔於頭,緻之 渭 汭,冀 關東 救兵至。日放百千,順流而下,竟無救至。” 清 徐昂發 《揚州》詩:“木鵝沉處錦颿斜, 隋氏 離宮接暮霞。”
(2).木制的鵝。測水深淺的工具。 唐 顔師古 《隋遺錄》上:“ 大業 十二年, 煬帝 ……命雲屯将軍 麻叔謀 濬 黃河 入 汴堤 ,使勝巨艦。 叔謀 銜命甚酷,以鐵腳木鵝試彼淺深,鵝止,謂濬河之夫不忠,隊伍死水下。” 唐 無名氏 《炀帝開河記》:“鐵腳木鵝長一丈二尺,上流放下,如木鵝住,即是淺處。”
(3).木制的鵝。攻城的戰具。《舊唐書·李光弼傳》:“賊恃衆直逼其城,以車二乘載木鵝、蒙衝、鬭樓、橦車隨其後,督兵填城下塹,三面各八道過其兵,又當塹開栅,各置一門。”《新唐書·荔非元禮傳》:“ 摯 恃衆,直逼城,以車千乘載木鵝橦車,麾兵填塹,八道并進。”
(4).洲名。 安徽 桐城縣 有 木鵝洲 。相傳 五代 周世宗 與 南唐 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隨其所至,以定南北;鵝沿洲東下,故以木鵝為名。
“木鵝”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浮水工具
木制鵝形器具,用于傳遞信息或求援。例如隋朝堯君素被圍困時,将求救信系于木鵝頸部,順黃河漂流傳遞情報。
測水深工具
用于水利工程中測量河流深淺。唐代麻叔謀治理黃河時,以鐵腳木鵝測試河道深度,若木鵝停滞則判定為淺灘,需重新疏浚。
攻城戰具
作為古代攻城器械使用,常與橦車(攻城塔)配合。文獻記載李光弼、荔非元禮等将領曾用木鵝填平城塹、突破防禦。
洲名來源
安徽桐城縣有“木鵝洲”,得名于五代周世宗與南唐劃江為界的曆史事件:木鵝順江漂流劃定南北界限,最終停駐形成此洲。
木鵝的用途涵蓋軍事、工程、地理三大領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名稱來源多與功能或曆史事件直接相關,兼具實用性與文化象征意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隋書》《芝田錄》等原始文獻來源。
《木鵝》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做事或表現得很僵硬、呆闆、不自然。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說話方式,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或事件的表現。
《木鵝》這個詞的部首是「木」,總共有4個筆畫。
有關《木鵝》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文獻記載。它可能是在某個曆史時期由人們創造出來的,用來比喻一種呆闆、僵硬的表現。
《木鵝》的繁體字為「木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往往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木鵝》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存在差異,但現代一般使用的是「木鵝」這個寫法。
1. 他在面試時的表現讓人感覺像是個《木鵝》,完全沒有自信。
2. 這個舞蹈演員的動作太僵硬了,看起來像個《木鵝》。
3. 她的演講方式太生硬了,聽起來像是在背誦一本書,真是個《木鵝》。
1. 僵硬:形容行為或姿态缺乏靈活,呆闆不自然。
2. 呆闆:形容行為或性格不靈活,缺乏生氣。
3. 生硬:形容說話或表達方式不流利,不自然。
靈活、自然、流暢
木鵝賦、木鵝态度、木鵝口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