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火器名。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練兵事宜》:“鳥嘴銃最後出,而最猛利,以銅鐵為管,木槖承之,中貯鉛6*彈,所擊人馬洞穿。其點放之法,一如弩牙發機,兩手握管,手不動,而藥線已燃,其管背施雌雄二臬,以目對臬,以臬對所欲擊之人,三相直而後發,拟人眉鼻,無不著者。”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鳥嘴铳漢語 快速查詢。
“鳥嘴铳”的詳細解釋:
鳥嘴铳是明代至清代對火繩槍的稱呼,屬于早期管狀火器。其名稱來源于兩點: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鳥嘴铳”被引申為成語,比喻言辭尖刻傷人(如“說話像鳥嘴铳般刺人”),但此用法較少見且非原始詞義。
該詞主要指明代精準火器,兼具實用性與曆史意義,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引申義。
《鳥嘴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一種類似鳥嘴形狀的火器,也稱為鳥嘴炮,屬于古代的一種槍械。
《鳥嘴铳》由“鳥”、“嘴”、“铳”三個部首組成。其中,“鳥”是部首,位于左側,表示與鳥有關的意義;“嘴”是第二個部首,位于上方,表示與嘴有關的意義;“铳”是第三個部首,位于右側,表示與铳有關的意義。
整個詞語《鳥嘴铳》共有15個筆畫。
《鳥嘴铳》作為一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的火器。在古代,為了狩獵或戰鬥,人們創造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火器,其中就包括鳥嘴铳。
在繁體字中,詞語《鳥嘴铳》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資料,詞語《鳥嘴铳》的古時漢字寫法為「鳥嘴銃」。
1. 他手裡拿着一支鳥嘴铳,站在山頂上觀察獵物。
2. 據說,這支鳥嘴铳是古代皇帝所珍藏的稀世珍品。
在詞語《鳥嘴铳》中,沒有與之相關的組詞。
《鳥嘴铳》的近義詞有:鳄尾槍、蛇矛。
《鳥嘴铳》的反義詞沒有确切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