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the afternoon] 下午
午後攻城。——《廣東軍務記》
午後方熄。
午後又開西門。
下午。《北齊書·蕭放傳》:“所居廬室前有二慈烏來集,各據一樹為巢,自午以前,馴庭飲啄,午後更不下樹。” 唐 白居易 《慵不能》詩:“午後恣情寝,午時隨事餐。”《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次日午後, 安太太 便先回來。”
"午後"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午後"是現代漢語中一個明确表示時間段的常用名詞,其核心含義指正午(中午12點左右)之後的時間,通常指下午的時段。具體解析如下:
基本釋義與時間範圍
指一天中正午(太陽位于中天時)過去後的時間,大緻涵蓋從中午12點之後至傍晚日落前的時間段。例如:"會議安排在午後兩點開始"或"午後小憩片刻"。
古漢語用法與延伸
在古漢語或特定語境中,"午後"有時可指代具體時辰(如"午時三刻"之後),或用于描述特定現象(如中醫"午後潮熱"指下午定時發熱的症狀)。現代漢語中主要作為時間名詞使用。
權威參考來源
說明:為嚴格遵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釋義嚴格依據權威漢語詞典。因詞典原文無公開線上鍊接,來源标注采用通用公認的權威工具書名稱及版本(如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如需查閱詳細釋義,建議參考上述紙質或官方授權電子版詞典。
“午後”是一個時間概念,通常指中午12點之後到傍晚之前的時間段,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正午(太陽位于天空最高點的時刻,約12:00)之後的時間,一般涵蓋12:00至18:00左右,但具體劃分因文化或語境有所不同。例如:
詞源解析
使用場景
文化差異 西班牙等有午休習慣的地區,“午後”可能特指14:00-17:00的休憩時段;而北歐夏季因白晝長,“午後”感知可能延後。
若需了解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引申含義(如詩歌隱喻),可提供例句進一步分析。
愛樂按鞠榜聲北邙悲田不絕若線窗绡村宇粗實代數運算丹麾蹈詠大言不慙低眉下首鍛造恩輝發行人飛鸾撫封浮慧嘎七馬八格力過的去涵畜黃茶華緣金波鏡徹驚灰進擾恪忠枯落落下六盤山麥茬毛食妙悟農戶且道瓊峰桑土之防三官堂山牌梢公缞粗輸赢司馬稱好死沒隨伴太一壇台宰同羁童年秃露溫差電偶下吧纖蠹香蕉水纖形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