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虎凳的意思、老虎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虎凳的解釋

舊時一種殘酷的刑具。用刑時使受刑人伸腿平坐于長凳,将膝蓋系于其上,然後在腳跟下墊磚,愈墊愈高以逼供。《革命民歌集·上海工人三次起義時的革命歌謠》:“老虎凳,絞刑架,我伲咬緊鋼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老虎凳

釋義

老虎凳(lǎo hǔ dè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原指一種用于施加酷刑的刑具,後引申為形容極端痛苦的處境或嚴酷的考驗。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一種木制刑具,通常由長凳和固定腿部的木架構成。行刑時将受刑者綁于凳上,通過在膝蓋下墊入磚塊等硬物,使雙腿反關節拉伸,造成劇烈疼痛。該刑具因形似老虎張口(腿部固定處狀如虎口)而得名。

  2. 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比喻:

    • 極端痛苦的經曆(例:那段經曆如同坐老虎凳般煎熬)。
    • 嚴苛的考驗或挑戰(例:項目驗收如同過老虎凳)。

二、曆史背景與權威考據

老虎凳作為近代中國出現的刑具,多見于20世紀前半葉的司法審訊或戰争時期。其設計原理是通過機械性拉伸肢體關節,造成難以忍受的疼痛,但不會直接緻命,屬于典型的“肉刑”。


三、語言使用規範


四、拓展:文化符號意義

在當代語境中,“老虎凳”已成為中國近代苦難記憶的文化符號之一:

  1. 曆史教育意義:常見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警示後人勿忘曆史。
  2. 文學象征:在莫言《檀香刑》等作品中,類似刑具被藝術化重構,隱喻權力對人性的異化。

參考資料

(注:因部分曆史文獻無公開數字資源,未提供鍊接;可參考實體書籍或權威學術數據庫獲取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老虎凳是中國舊社會特有的一種刑具,主要用于通過施加極端痛苦來逼供或懲罰受刑者。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結構與用刑方式

  1. 構造
    由長凳和垂直木柱(或靠背)組成,兩者呈90度直角。受刑者被綁坐在凳上,上身緊貼木柱,雙手反綁,雙腿伸直固定于凳面,膝蓋以上用繩索捆綁。

  2. 施刑過程
    在受刑者腳跟下逐塊墊磚,通過牽拉腿部關節韌帶造成劇痛。通常墊至3-4塊磚時,受刑者會因肌肉撕裂、瘀血或關節脫位而難以忍受,甚至可能緻殘或死亡。

二、曆史背景

三、用刑效果與後果

四、文化意義

老虎凳被視為中國封建與半殖民地時期壓迫的象征,反映了舊社會司法體系的殘酷性。其名稱可能源于施刑時受刑者表情扭曲如“虎面”,或形容刑具如老虎般兇殘。

(注: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具體展館信息,可參考、7、12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焰白甲軍不惬氣菜肴冊曆鏟車大雁堆紅兒啼帖阏與風鲠附記功率诟租光風霁月觚壇畫案黃雪宦遊子護衛艦燋爍矜蕩今夫經見浄神金黴素錦片前程醵錢狙伺炕暴空兒暌違朗彈林薄六簙眠食明诏明齍黏吝繳繞齧臂盟盤躩屏迹日旗戎陳柔穰三占從二僧窗設罝升科詩柄時分詩狂石頭魚釋滞受命玺兔走鹘落誣能效颦學步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