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然率是漢語中對概率(probability)的舊稱,指某一隨機事件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這一概念在數學、統計學及日常生活中均有廣泛應用,其核心特征是用數值量化不确定性事件的規律性。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反映隨機事件出現可能性大小的量”,強調其數學屬性表現為0到1之間的實數,其中0代表不可能事件,1代表必然事件。例如擲骰子時每個點數出現的或然率均為1/6。
在應用範疇上,或然率可分為古典概率(等可能事件)、統計概率(頻率穩定性)和主觀概率(經驗判斷)三類。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新華詞典》特别指出,該術語常見于氣象預報、保險精算和量子物理領域,如“降水或然率70%”即指降雨可能性較高的科學預測。
根據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編撰的《數學名詞》解釋,或然率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P(A) = frac{n(A)}{n(S)} $$ 其中$n(A)$為事件A的有利結果數,$n(S)$為樣本空間總數。這個基礎公式支撐着從賭博遊戲分析到流行病預測的衆多實際應用場景。
“或然率”是一個中文語境中較少使用的詞彙,通常等同于現代漢語中的“概率”(英文:Probability)。它表示某一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數值範圍在0到1之間(或0%到100%),是統計學、數學和科學領域的基礎概念。
核心定義
或然率描述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某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例如抛硬币時正面朝上的或然率為50%。
數值意義
與“幾率”的區别
雖然兩者常被混淆,但“幾率”(Odds)是成功概率與失敗概率的比值。例如成功概率為1/5時,幾率為1:4,而或然率仍為0.2。
應用領域
或然率廣泛應用于風險評估(保險)、實驗設計(科學研究)、算法優化(計算機科學)及日常決策(如天氣預報)中。
由于“或然率”并非現代标準術語,在正式學術場景建議使用“概率”以避免歧義。若在特定文獻或方言中遇到該詞,可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其具體指代。
阿磕綽白菘半蟾褒揚蹩躄步月常德讒欺澄旻赤骨肋楚絃待字閨中大康大僚放屁辣騷翻梓肺劄寡老蒿裡黃農虞夏宦遊隳節僵踞謹厚金縷玉衣寖聞迥漢九二機要魁闳狼顧良師煉厲淩淩林墅闾丘南陸南明内水盤肴平列潛消氣化穰人軟話收回成命耍滑鼠無牙宿學蹄迒偷合取容退灘屯劄完罅違節問齒聞婦香消玉殒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