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德的意思、常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德的解釋

謂始終不變的品德。《老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案: 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常德”作“恒德”。 宋 歐陽修 《六一筆記·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宋 葉適 《宋鄒鄉墓志銘》:“蓋性有樂地,身有常德,質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德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地理名稱 常德是湖南省地級市,位于洞庭湖西岸,屬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節點。《中國地名語源辭典》指出,"常德"得名源自《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置常德軍節度使始用此名。該市作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存有城頭山遺址(中國最早古城)、《桃花源記》原型地等文化遺産,清代方志《嘉慶常德府志》詳載其建制沿革與地域特征。

二、哲學概念 在傳統典籍中,"常德"指恒常的道德準則。《尚書·洪範》提出"三德"體系時強調"正直、剛克、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沉潛剛克,高明柔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釋為"常德即五常之性,仁義禮智信根于天命之正"[《四庫全書》本]。道家典籍《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常德不忒,複歸于無極"則賦予其形而上内涵,指超越時空的終極德性。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了《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ncpssd.org)收錄的曆代文獻,以及湖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官方文獻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常德”一詞具有雙重含義,需從以下兩個層面綜合解析:

一、作為漢語詞彙的哲學内涵

  1. 核心釋義
    指始終不變的品德或恒常的道德準則,源自《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原文通過“常德不離”“常德乃足”等表述,強調順應自然規律、堅守本心的處世哲學。如宋代歐陽修在《誨學說》中以玉喻人,指出“玉有不變之常德”。

  2. 延伸内涵
    發展為成語後,特指為人處世一貫正直、堅守原則的品格。《查字典》解釋其由“常”(持續)與“德”(道德)組合而成,強調道德操守的穩定性。

二、作為地名的曆史淵源

  1. 城市概況
    湖南省地級市,古稱武陵、朗州,别稱柳城,現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2. 名稱演變

    •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由朗州更名鼎州,後定名“常德”,取自《道德經》“為天下溪,常德不離”
    • 寓意“上行德政,下安本分”,體現儒家治國理念與道家哲學的結合
  3. 文化象征
    名字融合“常”(長久)與“德”(道德),既寄托對恒久美德的追求,也暗含城市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理念

注:如需了解常德方言等延伸内容,可查看相關搜索來源獲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八經傍觀冷眼補定逋叟殘帙超速俦侶毳飯村園錯意大才盤盤大赉彈違東亳東遷西徙風雨飄零弗吊服席規算皓獸黑闆核子泓碧鴻文花姑黃橙還駡芔隕豁朗忽遺酒中趣康成聯手門望鬧鬧穰穰冉駹軟弱無力入閣登壇三大士三隧聲張勢厲申延舍字石灰石實支抒筆嘶啭宿諾太史簡擿抉細微缇幕同産子痛談往日宛景矛威懾文券梧葉題詩箱櫃香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