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笃厚。《墨子·節用中》:“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殁世而不卷。”《後漢書·趙孝傳》:“賊見 譚 似謹厚,獨令主爨,暮輒執縛。” 明 歸有光 《送毛君文高之任元城序》:“而 毛君 為人謹厚,往以佐之,必和而能濟也。” 彭芬 《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第二篇:“交遊亦多理學中人,故以謹厚名,人皆以恂恂儒雅稱之。”
“謹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ǐn hòu,其核心含義是“謹慎笃厚”,形容一個人既處事細緻周密,又品性忠實寬厚。以下是詳細解釋:
多用于形容性格内斂、穩重可靠的人,尤其在評價品德或為人處世時。例如:“他為人謹厚,深得同事信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延伸案例,可參考《墨子》《楚辭》等古籍原文。
謹厚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言行謹慎、态度莊重、待人熱情有禮的特點。
謹厚的部首是讠(讓字旁),筆畫數為14畫。
謹厚一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生民之什·謹言》中:“心之謹之,不敢懈怠。”後經過演變,形成了謹慎、莊重、熱情有禮等含義。
謹厚的繁體字是謹厚。
古時候,謹厚的寫法有時是“謹厚”,有時也寫作“謹匏”。匏是一種形狀像瓢的植物果殼,因其象征堅實,所以也用來表示謹慎。
- 他謹厚的舉止赢得了衆人的尊敬。
-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非常謹厚地對待每一位市民。
- 雖然他富有,但他的生活仍然十分謹厚。
謹慎、厚道、恭謹、虔誠、莊嚴。
謹慎、恭敬、莊重、恭謹。
輕率、粗魯、亵渎、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