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蹄迒的意思、蹄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蹄迒的解釋

亦作“蹏迒”。蹄爪的痕迹。 漢 許慎 《<說文解字>叙》:“ 黃帝 之史 蒼頡 ,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異也,初造書契。” 清 盧虬 《燈花記》:“夫蘭釭一什器耳,燈心一細草耳,而無端如四象之生八卦,如蹄迒之形文字,甯非至異哉?” 章炳麟 《訄書·訂文》:“名實惑眩,将為之别異,而假蹏迒以為文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蹄迒(tí háng)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專指野獸的足迹或蹤迹,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動物行迹的場景。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字義分解與構詞解析

  1. 指獸類足部角質物,《說文解字》釋為“獸足也”,引申為動物腳印。

  2. 《說文·辵部》:“迒,獸迹也。”段玉裁注:“凡獸行謂之迒。”特指野獸經行留下的痕迹。

    二者同義複用,強調動物足迹的連貫性與辨識度,屬古漢語中的“同義連文”構詞法。


二、權威詞典釋義


三、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1. 《爾雅·釋獸》(中華書局點校本)

    “麋迹躔,鹿迹速,兔迹迒”——通過“迒”區分兔與其他動物足迹特征,體現古人細緻的觀察。

  2. 王安石《寄吳氏女子》詩

    “蹄迒見虎豹,喙息辨麋麞”——以蹄迒代指猛獸蹤迹,印證其文學意象的象征性。


四、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蹄迒”已罕用,但作為古語詞仍保留在學術文獻及古籍研究中。其核心含義可延伸至: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第10冊,頁789。
  2. 《爾雅注疏》(中華書局,2016)卷九,釋畜第十九。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辵部“迒”字條。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頁1452。

(注:以上文獻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或權威出版社官網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蹄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2.文獻出處

3.延伸應用

4.注意區分

總結來看,“蹄迒”是兼具實用與文學性的古漢語詞彙,常用于描述自然痕迹或引申為文化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白鳳皇霸僚榜運貝葉變古易常賜封聰明過人綷詠大和尚搭夥刁鑽古怪饤座兜子蛾子風説峰頭分關花押印化作奬順教練機嗟賞憬俗進驅津潤金石之功居停空遠禮官麻臉麽道蒙蒙亮蓦頭木立南涼嫩綠褭娉懦善撲朔迷離潛契鬐發清徽棋勢訖息祈向蛐蟮甚好涉外時殊風異守倅衰麤頌述镋叉辒車無傳先次象形拳仙姬小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