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的意思、步月的詳細解釋
步月的解釋
(1).謂月下散步。《南史·王藻傳》:“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晝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與此長乖。” 唐 杜甫 《恨别》詩:“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三人步月,身輕若飛仙。”
(2).詞牌名。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見 宋 史達祖 的《梅溪詞》,仄韻見 宋 施嶽 的《梅川詞》。
詞語分解
- 步的解釋 步 ù 行走:步兵。步行(妌 )。徒步。信步。閑步。固步自封。望而卻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隨:步韻。步其後塵。步武前賢。 行走時兩腳的距離:步伐。步測。寸步難行。 事情進行的程式、階段、程度:步驟
- 月的解釋 月 è 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月蝕。 計時單位:一月。月份。歲月不居(時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現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餅。
網絡擴展解釋
“步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一、月下散步或行走
-
基本釋義
指在月光下散步或緩步行走,常帶有閑適、優雅的意境。例如白居易《閑詠》中“步月憐清景,眠松愛綠陰”,以及杜甫《恨别》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均描繪了月下獨行的情景。
-
引申含義
該詞也可形容人步态輕盈、舉止悠然,如提到“形容行走時輕盈飄逸,如同月亮在空中漫步”,適用于描述女性或文人的優雅姿态。
二、詞牌名
“步月”是古代詞調名稱,分平韻、仄韻兩體:
- 平韻體:以宋代史達祖的《梅溪》詞為代表;
- 仄韻體:以宋代施嶽的《梅川》詞為代表。
使用場景與例句
-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中表達夜晚的靜谧或思緒,如“宴散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白居易)。
- 日常語境:可形容夜晚散步的閑適活動,如“橫街夜飲,步月而歸”。
補充說明
- 字義分解:“步”指行走、腳步,“月”即月亮,組合後字面意為“踏着月光行走”。
- 近義詞:賞月、夜遊;反義詞:無明确對應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牌格式或相關詩詞,可參考古典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步月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行走在月亮上”。根據部首和筆畫拆分,可以知道“步”部的部首是“止”,總共有7個筆畫;而“月”部的部首是“⺆”,總共有4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中國的傳說故事,人們相信在月亮上有一個仙境,可以人在其中行走。在繁體字中,“步”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而“月”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是“步月”的寫法一直保持一緻。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在月亮上步月行走。”關于組詞,可以用“步月”來組成一些詞語,比如“步月輪回”、“步月神遊”等。這個詞的近義詞是“月亮漫步”,反義詞是“地域有限”。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