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鄙的意思、昏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鄙的解釋

愚昧鄙陋。《舊唐書·陸贽傳》:“是知甿俗昏鄙,識昧高卑,不可以尊極臨,而可以誠義感。”《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無名氏《東陽夜怪錄》:“今此是 潁川 ,況側聆 盧曹長 所念,開洗昏鄙,意爽神清。” 清 劉大櫆 《鄭氏節母傳》:“故任其驕恣,智慮日就昏鄙,惟知一己便利之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昏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解析

“昏”本義指黃昏(日暮),引申為昏暗不明、糊塗、愚昧,如《說文解字》:“昏,日冥也。”

“鄙”原指邊遠之地(如《周禮》中“五酂為鄙”),引申為粗俗、淺陋、卑劣。

二字組合後,“昏鄙”形容人昏聩愚昧且品行卑劣,強調智力與道德的雙重缺陷。

二、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為:

昏庸鄙陋。指人糊塗無能,見識淺薄,行為粗鄙。

例證引《資治通鑒·唐紀四十六》:“彼昏鄙,不知書。”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5冊第614頁。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新唐書·李實傳》:

    “實狙儈昏鄙,無它學術。”

    指李實為人如市儈般狡詐昏庸,學識淺薄。

  2. 宋代葉適《上孝宗皇帝劄子》:

    “昏鄙之甚者,見利則動,畏死乃止。”

    批判昏聩卑劣之人見利忘義、貪生怕死。

“昏鄙”屬貶義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語境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昏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ūn bǐ,主要形容人的愚昧鄙陋 或愚蠢且卑鄙 的品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使用場景與例句

  1. 古籍引用

    • 《舊唐書·陸贽傳》中提到:“甿俗昏鄙,識昧高卑”,指百姓因愚昧而不知尊卑。
    • 清代劉大櫆在《鄭氏節母傳》中批評:“智慮日就昏鄙,惟知一己便利之私”,形容人因自私而變得愚昧狹隘。
  2. 現代用法

    • 可用于指責他人目光短淺或行為不端,例如:“他因昏鄙之舉,最終衆叛親離。”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舊唐書》《太平廣記》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休寶翫犇骛碧灘跛鼈千裡不成文法慘雨酸風長波唱春調朝司吃驚受怕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牀鋭怵勸怛化殆危道言點鋼東岡獨筍子遏匿俯近鋼坯詭特孤鹜旱芹洪同化外奬寵蹇士監收薦枕席家物掎裳連襼舊時顆凍姥娘旒旐馬門冒受木皮嶺慕向肭朓清操仁矜溶溶軟綿綿騷翁墨客觞杯雙邊水厄天譴土利土圍枉憲畏閃閑麗絃外之意顯佑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