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言的意思、道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言的解釋

(1).法術之言。《韓非子·和氏》:“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議,越民萌之诽,獨周乎道言也。” 王先慎 集解:“道言謂法術之言。”

(2).道教或佛教的學說、經典。《南史·隱逸傳上·顧歡》:“佛言華而引,道言實而抑。” 唐 韋應物 《起度律師同居東齋院》詩:“安居同僧夏,清夜諷道言。” 元 張雨 《雲霏分韻得作字》:“道言匪虛無,梵冊皆矩矱。”

(3).說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女巫道:‘連我也不曉得緣故。’道言未了,隻聽得外面鼓樂喧天, 盧生 來行納采禮。”《白雪遺音·玉蜻蜓·遊庵》:“道言未了 君卿 至。”

謂說話迎合人意。《莊子·漁父》:“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 成玄英 疏:“希望前人意氣而導達其言。” 陸德明 釋文:“道言,音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各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1. 法術之言 指古代法家學說中的治國策略或權術理論。典出《韓非子·和氏》,王先慎集解中明确将“道言”解釋為“法術之言”,強調君主應獨立遵循法治原則而非受制于臣民議論。

2. 宗教經典學說 包含道教與佛教典籍中的核心思想。如《南史》記載顧歡對比佛道學說特點:“佛言華而引,道言實而抑”,唐代韋應物詩句“清夜諷道言”則體現對道教經典的研讀。

3. 日常言語表述 在通俗文學中可指代普通說話行為,如《初刻拍案驚奇》等明清小說中的口語化使用,但此用法相對少見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文學引用示例: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具體文獻時,可參考《韓非子集解》《南史》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言

《道言》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它包含了“道”和“言”兩個字。下面将會介紹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道言》的首字是“辶”字部,代表着與行走相關的意義;其次是“言”字部,代表話語與語言的意義。《道言》的筆畫數為十三畫。

來源

《道言》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其中的“道”代表神秘而無法完全解釋的宇宙法則,而“言”代表着人類傳遞理念和觀念的語言工具。《道德經》強調通過言語表達道的潛在含義,使人們能夠理解和體驗到其中的道理。

繁體

《道言》的繁體形式為「道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中的“道”字寫作“辶一不分切”,而“言”字寫作“舌訁也”。這些古代寫法在隨着時間的流傳和發展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書寫形式。

例句

1. 他的道言句句入心,讓人深感啟發。

2.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簡潔的道言傳達了深刻的哲理。

組詞

常見的與《道言》有關的詞語組合有:
- 道德:指人們在行為和思想上應遵循的準則和原則。
- 言說:表示通過語言來傳達思想、意見、觀點等。
- 道理:表示事物内在的法則和原理,也可指事物的真相和實質。
- 言辭:表示說話方式和措辭。
- 語言:指人類用來表達思想、感情和意義的方式和工具。

近義詞

與《道言》近義的詞語有:
- 言論:表示個人或群體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發表的觀點和意見。
- 口才:表示說話能力的流暢和有說服力。
- 表達:表示通過言語、文字、動作等方式來傳遞思想、情感、觀念等。
- 教誨:表示教育和教導,使人們知道事物的道理和規律。

反義詞

與《道言》反義的詞語有:
- 噪音:表示雜亂、刺耳、讓人不悅的聲音。
- 沉默:表示無言、不語、不發聲。
- 閉口:表示保持嘴巴閉着,不開口說話。
- 話語:表示一段話或言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