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娘的意思、姥娘的詳細解釋
姥娘的解釋
[grand mother] 〈方〉∶外祖母
詳細解釋
方言。外祖母。 駱賓基 《王媽媽》:“ 香香 他姥娘,多住些日子再回去吧!” 高玉寶 《高玉寶》第二章:“ 玉寶 趕着豬,順着大溝裡的小道奔姥娘家去了。”
詞語分解
- 姥的解釋 姥 ǔ 年老的婦女。 姥 ǎ 〔姥姥〕.稱外祖母,亦為對老婦人的敬稱;.舊時稱接生的婦女。均亦作“老老”(後一個“姥”、“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老”均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
- 娘的解釋 . 母親:~親。~家。爹~。 . 對年輕女子的稱呼:~子。姑~。嬌~。新~。 . 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已婚婦女:大~。嬸~。
專業解析
姥娘是漢語方言中對外祖母的稱謂,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部分地區(如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是母親母親的稱呼。其含義與“姥姥”基本相同,屬于口語化、地域性較強的親屬稱謂。
詳細釋義與語言學特征:
-
核心詞義:
- 母親的母親: 指稱父系或母系中母親的母親,即外祖母。這是“姥娘”最核心且廣泛使用的含義。
- 年長女性尊稱(古義/方言引申): 在某些方言或古語中,“姥娘”有時也用作對年長婦女的尊稱,類似于“老太太”、“老奶奶”,但此用法在現代已不常見,主要含義仍指向外祖母。
-
詞源與構成:
- 姥: 本義指年老的婦人。《說文解字》釋為“姥,女老稱也”。在親屬稱謂中,“姥”常特指外祖母或其相關概念(如“姥爺”指外祖父)。
- 娘: 本義指母親。在“姥娘”一詞中,“娘”并非指自己的母親,而是作為詞綴,與“姥”結合,強調其女性長輩的身份和親昵感。
- 因此,“姥娘”可理解為“母系方面的祖母”或“母親那邊的老母親”。
-
方言分布與使用:
- “姥娘”是北方官話區(尤其是中原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晉語等)極具代表性的方言詞。
- 其使用區域與“姥姥”高度重疊,有時兩者可互換,但“姥娘”在某些地區(如山西、山東部分地區)可能更常用或帶有特定的地方色彩。
- 在标準普通話中,“外祖母”是正式稱謂,“姥姥”是更通用的口語詞,“姥娘”則帶有更鮮明的方言特色。
-
與“姥姥”的關系:
- 同義關系: 在絕大多數語境下,“姥娘”與“姥姥”完全同義,都指外祖母。
- 地域偏好: 使用“姥娘”還是“姥姥”主要取決于說話人的方言背景和地域習慣。例如,山西大部分地區、山東部分地區更傾向于說“姥娘”。
- 細微差異(個别地區): 在極少數方言點,可能存在細微區分(如區分父系母系),但這不是普遍現象。
-
其他形式:
- 老娘娘: 在部分地區(如山西),存在“老娘娘”的變體,同樣指外祖母,是“姥娘”的一種強調或變音形式。
權威來源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将“姥娘”定義為“〈方〉外祖母”。這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之一。
- 《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 在相關方言詞條下收錄“姥娘”,标注其方言區域(如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晉語等)和釋義“外祖母”。該詞典是漢語方言研究的權威工具書。
- 《漢語大詞典》: 收錄“姥娘”,釋義為“稱外祖母。猶姥姥”。該詞典是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之一。
- 語言學及方言研究著作: 衆多研究華北、西北方言的學術著作和論文(如《山西方言調查研究報告》、《山東方言研究》等)均将“姥娘”作為該地區核心親屬稱謂詞進行記錄和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姥娘”是漢語方言中對“外祖母”的稱呼,常見于中國北方部分地區,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 讀音:lǎo niáng(注音:ㄌㄠˇ ㄋㄧㄤˊ)。
- 釋義:指母親的母親,即外祖母,屬于親屬稱謂中的方言用法。
2.地域性與用法
- 方言屬性:主要流行于山東、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與“姥姥”同義,部分地區也稱作“姥婆”“毑婆”。
- 語境示例:
- 駱賓基《王媽媽》:“香香他姥娘,多住些日子再回去吧!”
- 高玉寶《高玉寶》第二章:“玉寶趕着豬,順着大溝裡的小道奔姥娘家去了。”
3.相關擴展
- 近義詞:姥姥、姥婆、毑婆(不同方言變體)。
- 英文對應:grandmother。
4.注意區分
- 在普通話中,“姥”字多讀作“mǔ”(如“天姥山”),但作為親屬稱謂時讀“lǎo”。
總結來看,“姥娘”是一個地域性較強的方言詞,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或地方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辨事不可步量赤墀遲聲串貫打乖兒墊話訛倪發明豐鄗豐顔分彊蓋章宮後酣豢何由猴冠簡畼講官姜黃江元建侯箋釋近衛金岫愧慚朗節連蔕兩界會子力挽狂瀾籠利綿上民聲内方旁孼披紅戴花窮桑拳腳群蟻附膻日昳柔懦如願以償神旗十二牧豕腹收報機霜柯順暢蜀紙司馬死欲速朽偷嫩屯守危樯五菜下拜相雠香毂蕭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