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殆危的意思、殆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殆危的解釋

危險。 漢 焦贛 《易林·損之渙》:“桃雀竊脂,巢於小枝,動搖不安,為風所吹。寒風悚慄,常憂殆危。”《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一些因公緻傷,生命殆危的同志, 周總理 都親自過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殆危”作為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文獻例證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殆:《漢語大詞典》釋為“近于,幾乎”,亦含“危險”義(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标注其引申義為“接近危亡狀态”(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2. 危:《說文解字》注“在高而懼也”,本義指高處危險,《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明确其核心語義為“不安全;使處于險境”(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二、整體釋義 二字連用構成遞進式語義結構,指事物發展已逼近危險臨界點。如《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殆危而後濟”中,描述軍事形勢瀕臨潰敗邊緣(來源: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校勘本)。

三、近義辨析 與“危殆”屬同素逆序詞,但語義側重不同:“危殆”強調客觀存在的嚴重危險,“殆危”側重描述向危險逼近的動态過程(來源: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殆危”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殆”和“危”兩個近義字組成,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殆危”表示危險或瀕臨險境的狀态。其中:

兩者組合後,詞義疊加,強調極度的危險或緊迫性,例如“生命殆危”即指生命垂危。


二、詞源與文獻用例

  1. 古代典籍:

    • 漢代焦贛《易林·損之渙》中記載:“桃雀竊脂,巢于小枝……常憂殆危”,用“殆危”形容鳥巢在風中搖搖欲墜的危險狀态。
    • 《人民文學》1977年引用周恩來總理關心“生命殆危的同志”,體現對人身安全的關切。
  2. 單字溯源:

    • “殆”在文言文中還可引申為“疲憊”(如《莊子》“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或“疑惑”(如《論語》“思而不學則殆”);
    • “危”則包含“高聳”(危樓)、“正直”(正襟危坐)等含義。

三、相關成語與用法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殆危”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語境,如描述生命垂危、局勢危急等,口語中更常用“危險”“危急”等詞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說文解字》《易林》等文獻,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安穩安閑白肉背戾鞭擗向裡湢測袹複不瞽不聾測賴赤鹽廚司大福代步丹墨低薄東挪西湊都鹹發英鳳友鸾諧旉布蝮螫解腕敢當诰命夫人挂搭燈鼓筴棍類禍泉嘉爵将略交杯酒教督客耕恐惕潰瀾闊希爛黃虀老死不相往來獠面靈榇流羽廬陵冒號耄孺暮境飄飄豔豔披山青鲂卿衮軟笑商風射狼神腦時巡司隸章擡頭不見低頭見瓦瓯瓦松文鸾溫慎武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