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在今 甘肅 成縣 東。山勢高峻,古代為入 隴 要沖。 唐 杜甫 《木皮嶺》詩:“南登 木皮嶺 ,艱險不易論……遠岫争輔佐,千巖自崩奔。始知五嶽外,别有他山尊。” 清 陳維崧 《念奴嬌》詞:“ 麥積山 高, 木皮嶺 滑,度 隴 何須怯。”
關于“木皮嶺”的詞義解釋,綜合曆史地理及文學記載,可總結如下:
“木皮嶺”是山嶺名稱,位于今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與徽縣交界處。其得名源于山上生長的木蘭樹(又名辛夷樹),其樹皮為中藥材“厚樸”,故稱“木皮”。
唐代詩人杜甫在《木皮嶺》一詩中描繪了其艱險地勢:“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始知五嶽外,别有他山尊。”此詩記錄了杜甫攜家眷從同谷赴蜀途中翻越此山的經曆,凸顯了木皮嶺山路的險阻。
清代《方輿勝覽》提到,木皮嶺曾是黃巢之亂時王鋒設關防禦的要地,進一步印證其地理屏障作用。
“木皮嶺”以植物特征命名,既是自然地理标志,也是古代軍事與交通的重要節點,同時因杜甫的詩作而具備文學價值。
《木皮嶺》是一個地名,通常指的是一個具有特定地理和生态特征的山脈或山嶺。
《木皮嶺》由以下部首組成:
木(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的意義)
皮(皮字旁,表示與皮膚或覆蓋物相關的意義)
嶺(山,山字旁,表示與山相關的意義)
整個詞共有14畫。
“木皮嶺”一詞的來源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古代人們為了區分各個地區而給山脈命名時所取的名字。
《木皮嶺》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木皮嶺」。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對《木皮嶺》進行特定的規定寫法,常根據個人書寫習慣進行書寫。
1. 每年春天,我們家都會去木皮嶺野餐。
2. 烏鴉在木皮嶺上鳴叫,似乎在預示着什麼。
3. 木皮嶺的秋天是最美麗的季節,樹葉變成了七彩斑斓的顔色。
1. 木林(mù lín):指茂密的樹林。
2. 皮影(pí yǐng):一種在陽光下以剪影的形式表演故事的戲劇形式。
3. 嶺南(lǐng nán):指廣東一帶的地區,也常用來指稱廣東的文化和風俗。
山脈、山嶺、山峰、山地
平原、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