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司的意思、朝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司的解釋

指中央分掌各部的官吏。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若朝司惟良,萬機内理;武将行歸,方難克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司,漢語複合詞,由“朝”(朝廷)與“司”(執掌、官署)組成,古代文獻中多指中央官署或朝廷重要官職。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

  1. 中央行政機構代稱

    在《漢語大詞典》中,“朝司”釋義為“中央官署”,指代朝廷直接管轄的行政機構,如尚書省、中書省等。例如《晉書·劉頌傳》載“朝司克清,萬寮慎司”,此處“朝司”強調中央官署的職能。

  2. 朝廷官員的統稱

    《辭源》注解“朝司”可泛指朝廷高級官員,尤指參與決策的重臣。《宋書·蔡廓傳》提及“朝司舊儀,莫不谙練”,此處指官員對朝廷典章制度的熟悉。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代職官制度的文獻中。建議結合《中國曆史大辭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朝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朝司(拼音:cháo sī,注音:ㄔㄠˊ ㄙ)指中央分掌各部的官吏,即朝廷中負責管理不同政務部門的高級官員。

二、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陳審舉表》:“若朝司惟良,萬機内理;武将行歸,方難克弭。” 此句強調若中央官員賢能,則國家政務得以有效處理。

三、用法與背景

  1. 詞義解析:
    • “朝”指朝廷,與“野”相對,代表中央政權;
    • “司”意為掌管、主管,合稱即“朝廷中分管事務的官員”。
  2. 曆史語境: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僚體系,如漢魏時期的中央官職分工。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文獻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等史籍,或通過漢典等權威詞典查詢。

别人正在浏覽...

巴巴劫劫杯影蛇弓表題不敢苟同捶表大脔膽略大衆生活奠定地論宗杜陵遺老飛蒭挽粟分傳憤嫉纥刺星亘連鈎嬰果烈猴狲厚言黃明膠花娘賄和活眼活現簡細羁單謹卓糾白狂疾牢盆邏巡棉柴米黃鳴璜旁戾品第凄惶請問傾瀉親豫诠量染熏惹草拈花塞塗山林隱逸失守世載守望霜劄水力索秘貪垢外呈答窩子吳刀五色雲五蔭縣傳相沿小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