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昧鄙陋。《旧唐书·陆贽传》:“是知甿俗昏鄙,识昧高卑,不可以尊极临,而可以诚义感。”《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无名氏《东阳夜怪录》:“今此是 潁川 ,况侧聆 卢曹长 所念,开洗昏鄙,意爽神清。”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故任其骄恣,智虑日就昏鄙,惟知一己便利之私。”
“昏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义解析
“昏”本义指黄昏(日暮),引申为昏暗不明、糊涂、愚昧,如《说文解字》:“昏,日冥也。”
“鄙”原指边远之地(如《周礼》中“五酂为鄙”),引申为粗俗、浅陋、卑劣。
二字组合后,“昏鄙”形容人昏聩愚昧且品行卑劣,强调智力与道德的双重缺陷。
二、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为:
昏庸鄙陋。指人糊涂无能,见识浅薄,行为粗鄙。
例证引《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彼昏鄙,不知书。”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5册第614页。
三、古籍用例佐证
“实狙侩昏鄙,无它学术。”
指李实为人如市侩般狡诈昏庸,学识浅薄。
“昏鄙之甚者,见利则动,畏死乃止。”
批判昏聩卑劣之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
“昏鄙”属贬义词,多用于批判性语境,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语境色彩。
“昏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ūn bǐ,主要形容人的愚昧鄙陋 或愚蠢且卑鄙 的品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古籍引用
现代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旧唐书》《太平广记》等文献来源。
稗糲誖论边尘不聊逞己失众冲孺闯祸精冯气封熊趺迹拂袖而归改正敢则是刮磨孤隐海鬼含铃子荷扰花信浃辰交匝近是尽言跼曲老而弥坚老苏乐祖粝餐凌靳临监貌象梅坞敏才抹光慕料弄粉调朱匏簧培壅迁拔穷识申勅设圈套世服世先生嗣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伤寒松枝麈素襟俗语跳银体勘铜斗儿家门土膏退避三舍五炁朝元獮艾香火院小情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