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籙的意思、虎籙的詳細解釋
虎籙的解釋
有虎形紋飾的符箓,道士所佩。《雲笈七籤》卷二五:“吐納朱氣,和平百關。身服錦帔,鳳光鸞裙。腰帶虎籙,龍章玉文。”
詞語分解
- 虎的解釋 虎 ǔ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内髒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喻危險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險境地)。虎符(古代調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
- 籙的解釋 籙 ù 見“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虎籙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合成詞,由“虎”與“籙”二字組成。從構詞角度分析,“虎”指代猛獸老虎,象征勇猛、權威或祥瑞;“籙”本義為記載天命的符命文書,後衍生為道教符箓或神秘圖谶的專稱,如《隋書·經籍志》記載道教符箓可“驅邪鎮惡”。二者結合,“虎籙”在文獻中多指向兩類含義:
- 符咒文書:指以虎為圖騰或紋飾的符箓,用于宗教儀式或民間祈福辟邪。例如《道藏》收錄的《太上洞淵神咒經》提及以虎形箓文鎮壓災厄。
- 權力象征:古代帝王符命或兵符的别稱,如《後漢書·輿服志》注疏中“虎籙”被釋為調兵信物,與虎符功能相似。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古籍及民俗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對“籙”字的釋義,或查證《道教大辭典》中與虎相關的符箓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虎籙”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 拆分解析
- 虎:指傳統意義上的老虎,象征勇猛、威嚴。
- 籙(lù):原指道教記載天官名冊的符咒文書,後引申為神秘圖籍或帝王冊封诏書。
- 組合詞義推測
從構詞法看,“虎籙”可能有兩種解釋:
- 道教符箓:指與虎相關的驅邪符咒,類似道教文獻中記載的“龍虎真文”類符箓。
- 神獸記載:或為古代文獻對神話虎形生物的稱謂,如《山海經》對異獸的描述體例。
- 現存争議
該詞未見于權威辭書,可能屬于以下情況:
- 生僻古籍中的特殊術語
- 現代網絡生造詞
- 用戶輸入的錯别字(或與搜索結果提到的“虤”字混淆)
建議:若源自文獻,請提供具體出處;若為現代用語,需結合語境進一步分析。查詢類似詞彙可參考《道教符箓大全》或《甲骨文字典》等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寶置餅麨逋欠摻假川嶽大殿蕩兀稻秫電褥吊運端緒鳳表龍姿遘患拐子歸正首丘聒聒函濡合意篲箒混作一談奬任薦信交睫假托可丁可卯,可丁可卯兒寬打周折理身離子鍵綠蔥蔥闾率賣帳綿綿不斷冥寶魔家摩羅内耗疲緩辟闾撲碌碌勍盜青帳拳法曲至攘服仁草濡尾三歸栅塘蜃貝失塗守藩韬晦待時通義通轉頽氓托偶偉觀文席五際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