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理身的意思、理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理身的解釋

養生;修身。《後漢書·崔寔傳》:“為國之道,有似理身,平則緻養,疾則攻焉。” 唐 聶夷中 《雜興》詩:“兩葉能蔽目,雙豆能塞聰。理身不知道,将為天地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理身”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修身養性提升個人品德與行為修養。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理身”指通過道德修養和身心調適來完善自我,強調個人在思想、行為上的提升。它包含“養生”和“修身”兩層意義,既注重身體健康,也追求精神境界的完善。

二、詳細說明

  1. 修身養性:通過學習和實踐改正自身缺點,如《後漢書·崔寔傳》中以“治國之道”類比“理身”,說明需在健康時注重養護,問題出現時及時修正。
  2. 道德完善:唐代聶夷中在《雜興》詩中用“兩葉蔽目,雙豆塞聰”比喻忽視修養會導緻認知受限,強調“理身”對開闊心智的重要性。

三、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文獻,如《後漢書》将治國與修身并論,唐代詩詞進一步深化其内涵。古代多用于強調士大夫階層的自我修養,現代則延伸至普通人追求全面發展的場景。

四、總結

“理身”融合了養生與修德的雙重目标,既是傳統文化中的處世智慧,也與現代提倡的身心健康理念相契合。如需了解具體古籍例證,可參考《後漢書》及唐代詩詞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理身》的意思

《理身》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修理、整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理”和“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理”字的部首是“王”,由7個筆畫組成。而“身”字的部首是“身”,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與繁體

《理身》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大學》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理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理身」的寫法有時會稍有差異。例如在西漢時期,「理身」可能會寫作「理躬」。不過,這些差異主要是在形式上的變化,意義上并沒有太大區别。

例句

1. 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時常進行理身。

2.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養生和理身。

組詞

1. 理解: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為。

2. 身心:身體和心靈的結合。

3. 理智:理性和明智的思考和行動方式。

近義詞

1. 修身:整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2. 養生:注重健康和生活方式的維持。

反義詞

1. 放縱:任其隨意,不加約束和控制。

2. 忽視:不重視或不關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