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護國軍的意思、護國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護國軍的解釋

1915年12月 蔡锷 、 唐繼堯 、 李烈鈞 等反對 袁世凱 稱帝,在 雲南 宣布讨 袁 ,組織軍隊,稱護國軍。1916年6月 袁世凱 病死,由 黎元洪 繼任總統,護國軍宣布解散。 梁啟超 《邵陽蔡公略傳》:“以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護國軍,提飢卒數千,轉戰 瀘 敍 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護國軍”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護國軍泛指保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軍事力量,強調對國家的忠誠與責任感,常作為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征。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1915年12月,蔡锷、唐繼堯、李烈鈞等人在雲南發起讨伐袁世凱複辟帝制的軍事行動,組建的軍隊稱為“護國軍”。
  2. 結局:1916年6月袁世凱病逝後,護國軍宣布解散,黎元洪繼任總統,标志着這一曆史事件的終結。

三、名稱由來

“護國軍”名稱由呂志伊(同盟會成員、護國起義策動者)提議。他在1915年與革命黨人協商時建議此名,旨在突出“保衛共和政體”的目标。後經李曰垓等人支持,最終被采納。

四、意義與影響

五、現代用法

如今“護國軍”多用于比喻或成語中,代指捍衛國家利益的集體力量,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讨論場景。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細節,可參考相關權威曆史文獻或學術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護國軍的意思

《護國軍》是指為國家護衛安全的軍隊,這個詞體現了軍隊的使命和責任。

拆分部首和筆畫

《護國軍》的拆分部首為折旁,筆畫數為9畫。

來源

護國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的抗日戰争時期,意味着為了保衛國家、抵抗外敵而組成的軍隊。

繁體

《護國軍》是護國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護國軍》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英勇的護國軍官兵為國家拼盡了最後一滴血。

2.護國軍的出色表現赢得了人民的贊譽。

組詞

保家衛國、守衛邊疆、國防軍隊、軍事部隊

近義詞

衛國軍、保國軍、國家軍隊

反義詞

侵略軍、敵軍、敗國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