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寬闊平坦。《易·需》“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唐 孔穎達 疏:“衍謂寬衍,去難雖近,猶未逼于難,而寬衍在其中也。” 明 劉基 《紹興崇福寺記》:“故其地獨寬衍,其水始通舟檝。”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龍門所》:“南有 葫蘆峪 。峪有二口,狹僅二十餘丈,中則寬衍,形如葫蘆。”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怪洋三則》:“邇年有泛海歸者,會遇颶風,飄至一島,山勢高峻,海岸寬衍。”
(2).漫延;延展。 清 魏源 《湖北隄防議》:“ 江 之在上世也,有七澤以漾之,有南 雲 北 夢 ,八百裡以分瀦之。夏秋潦盛,則遊波寬衍,有所休息。”
“寬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角度綜合解析:
本義:寬闊平坦
指地理空間上的開闊平坦,常見于古籍中對地形或水域的描述。例如:
引申義:漫延、延展
強調事物範圍或影響力的擴展,如清代魏源在《湖北隄防議》中描述江水“遊波寬衍,有所休息”,指水流蔓延的狀态。
“寬衍”兼具具體與抽象的雙重含義,既可指實際空間的平坦廣闊,也可引申為事物範圍的延展。其古典色彩較濃,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寬衍》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宀(寶蓋頭部)和延(延伸),分别是頭部和身體。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寬衍》是一個古老的漢字,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它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意思是寬闊而廣泛延伸。它的寫法在繁體中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它的形狀和現在并不完全相同。在古時候,它的寫法是類似于一個向上延伸的一條直線和一個由上到下的弧線組成。
以下是《寬衍》的例句: 1. 這片土地寬衍廣闊,適合種植各種作物。 2. 他的思想和影響力寬衍至今,受到衆多人的推崇。
與《寬衍》相關的其他詞彙有: 1. 寬闊:寬衍的同義詞,表示廣大和寬敞。 2. 狹窄:寬衍的反義詞,表示狹小和狹窄。
一些與《寬衍》相關的組詞有: 1. 寬敞:形容地方寬衍廣闊。 2. 寬廣:形容範圍寬衍廣闊。 3. 延伸:表示延長和擴展。 4. 衍生:由某一事物延伸開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