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激徵的意思、激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激徵的解釋

1.指激揚高亢的樂音。徵,五聲音階之一。《漢書·禮樂志》:“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

2.雅曲名。《文選·傅毅<舞賦>》:“揚《激徵》,騁《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琴操》曰: 伯牙 鼓琴,作《激徵》之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激徵"是漢語中具有音樂專屬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高亢急促的徵調音律。該詞由兩個單字複合構成:"激"字本義為水勢受阻而騰湧,《說文解字》釋作"水礙邪疾波也",引申為強烈、激越之意;"徵"為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中的第四音,《禮記·樂記》載"徵為事",在十二律中對應"中呂""蕤賓"等音高标準。

在古代樂理體系中,"激徵"特指通過特殊演奏技法強化徵調特征的表現形式。據《宋書·樂志》記載,漢魏時期的相和歌常用"激徵之音"營造悲壯氛圍,演奏時通過急撚琴弦或加重指法使音色産生裂帛效果。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更具體描述為"促柱危弦,聲如迸泉",形象展現了這種音樂形态的聽覺特征。

文學作品中,"激徵"常作為典故出現。南朝江淹《别賦》"琴羽張兮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李善注引《漢書》"高漸離擊築,荊轲歌'變徵之聲'"即屬此類音調,其聲凄厲激昂,適合表達壯烈情感。這種音樂表現手法在漢代《房中祠樂》等祭祀樂章中也有應用,通過音調對比增強儀式感染力。

從語言學角度考察,《廣韻》将"激"歸入入聲錫韻,"徵"屬平聲支韻,二字連用形成仄平聲調組合,其語音形态與所表樂音的起伏特性形成通感關系。現代學者王力在《漢語語音史》中指出,此類專業術語往往保留古音特征,是研究漢語音樂詞彙演化的重要标本。

網絡擴展解釋

“激徵”一詞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及相關信息:

一、基本釋義

  1. 音樂術語
    指激揚高亢的樂音,其中“徵”是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之一,對應現代簡譜的“5”(sol)。這一用法在《漢書·禮樂志》中有明确記載:“函宮吐角激徵清”,形容音調清越高亢。

  2. 雅曲名稱
    作為古代雅曲的曲名,例如《文選·傅毅<舞賦>》提到“揚《激徵》,騁《清角》”,李善注稱《激徵》與《清角》均為雅曲,且與伯牙鼓琴的典故相關。


二、延伸解析


三、文獻出處

  1. 《漢書·禮樂志》用其描述音律的高亢清越。
  2. 《文選·傅毅<舞賦>》将其作為雅曲名,與《清角》并列。

如需更深入探讨音樂理論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樂律全書》《琴操》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圭拉島被搭子蔔居布拉吉長哭炒房侈榮床架吹打垂首翠青蹉失單眼道班東昌紙二圖法灸神針發直發指眦裂公牌宮卿糇糧還可以賤辰進擣警策噤害稷禼苦蘵骊峯麻紡買馬招兵馬轝鳴鐘秘要南雜劇鬧肚子飄舉淺海牽弋寝頓請先入甕權與人位殺雞為黍贍田身不遇時神爵夙舊騰空而起條職通交偷用投杼之疑退青晚就穩笃笃武訓僩靜骁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