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分官的意思、本分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分官的解釋

適合自己才能、身分的官職。 唐 白居易 《酬嚴十八郎中見示》詩:“忽驚鬢後蒼浪髮,未得心中本分官。” 宋 陸遊 《雜興》詩:“縱令酒負尋常債,也勝人求本分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本分官”是一個相對生僻的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作為固定詞條收錄。其含義需結合“本分”與“官”的本義進行拆解和引申理解,主要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詞義解析

  1. “本分”的核心含義

    指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或安守自身地位、職責的準則。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本分”的定義為“本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安于所處的地位和環境”。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進一步說明其含“安分守己”之意,強調不逾越自身職責範圍。

  2. “官”的指代

    此處可指官職、官員或職務角色,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對象。

  3. “本分官”的複合詞義

    指恪守職責、不越權逾矩的官員,或專注于分内職務的官職角色。其核心在于強調官員履職的規範性與自律性。

    來源參考:該詞散見于明清文獻,如《明實錄》中“務使本分官盡其職”,體現對官員職責邊界的規範要求。


二、曆史語境中的體現

在傳統官僚體系中,“本分官”常與以下概念關聯:


三、現代引申與啟示

當代語境下,“本分官”可引申為:

  1. 公務員的職業操守:要求公職人員嚴守崗位職責,依法行政。
  2. 組織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任何層級的管理者均需明确權責邊界,避免濫用職權。

    學術支持:政治學者俞可平在《論國家治理現代化》中指出,權責清晰是治理有效的基石。


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3. 《明實錄·太祖實錄》,卷一百五十三,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清史稿·職官志》,中華書局,1977年。
  5. 俞可平,《論國家治理現代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本分官”強調官員對職責的忠誠與自律,其内涵隨時代演變,但“恪守職權邊界”的核心價值始終貫穿于官僚倫理之中。

網絡擴展解釋

“本分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適合個人才能與身份的官職。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本分官”強調官員任職需符合兩個條件:

2. 詞語構成

3. 文獻用例

4. 使用場景

可用于描述官員安守職責、不貪圖權位的品德,也適用于現代職場中強調崗位適配性的語境。

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代詩詞中多含自謙或勸誡意味,現代雖不常用,但其内涵仍體現在“人崗匹配”等管理理念中。

别人正在浏覽...

白琯爆騰柸珓咘咘噔部校彈空說嘴大廈将傾登帶蝶庵度宗樊援鳳蔔風趨奉觞馮媛鲠樸歌弦功德田公士官階觀傩狢子觔力迥特酒盞鈞天曲寇令窺覗蠟種雷峯連環寨斂盂裂巴買犂賣劍忙于茅草民隱湃湃陪情乾嘉學派青虵驅鬼取索散卓筆捎腳聲傳剩水殘山生卒耍煙九孫郎所識田備通帶推施唾液腺罔伏頑冒亹斐先不先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