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觞的意思、奉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觞的解釋

舉杯敬酒。《禮記·投壺》:“當飲者皆跪,奉觴曰:‘賜灌。’勝者跪曰:‘敬養。’”《漢書·兒寬傳》:“臣 寬 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壽。” 唐 李紳 《卻渡西陵别越中父老》詩:“傾手奉觴看故老,擁流争拜見孩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奉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奉觞”意為舉杯敬酒,常用于古代禮儀或文學作品中表達恭敬的敬酒動作。該詞由“奉”(雙手恭敬地捧着)和“觞”(古代酒器)組成,字面即體現雙手持酒器敬獻的姿态。

  2. 古文例證

    • 《禮記·投壺》記載:“當飲者皆跪,奉觞曰:‘賜灌。’勝者跪曰:‘敬養。’”,展現了禮儀場合中的敬酒規範。
    • 《漢書·兒寬傳》提到:“臣寬奉觞再拜,上千萬歲壽。”,說明臣子向君主祝壽時使用此詞。
    • 唐代李紳的詩句“傾手奉觞看故老”,則描繪了文人雅集時的敬酒場景。
  3. 使用場景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正式或莊重的場合,如祭祀、宴會、祝壽等,強調對受酒者的尊重。其近義詞包括“舉觞”“獻爵”,相關成語如“稱觞上壽”,均與敬酒禮儀相關。

  4.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奉觞”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語境中,例如曆史小說、傳統節慶活動的描述。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相關成語,可參考《禮記》《漢書》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觞:詞義

《奉觞》是出自唐代文學家王之渙的《登鹳雀樓》一詩中的一句詩句。它的意思是向人敬酒,祝賀和慶祝。這個詞在古代的文化中被廣泛使用,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奉觞:拆分部首和筆畫

《奉觞》的内部構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奉和觞。其中,奉包含了3個部首,分别是大、土、彳,共有8個筆畫。觞包含了4個部首,分别是觜、生、牙、蔔,共有13個筆畫。

奉觞:來源和繁體

《奉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文化。在古代的宴會上,人們會使用一個特制的酒器叫做“觞”來盛放美酒。而“奉”則表示向人敬酒。因此,《奉觞》的含義就是以慶祝的心情向人敬酒。

在繁體字中,“奉觞”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奉觞: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奉和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在漢代的《切韻》中,奉的寫法為“鳳”,觞的寫法為“商”。這些不同的寫法主要是由于曆史上漢字的演變和不同文獻的記錄而産生的。

奉觞:例句

1. 請諸位來賓舉觞相慶,祝賀這次活動的圓滿成功。

2.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莊重地奉上觞,表達出衷心的祝福。

3. 他舉起觞杯,向人們緻以感謝和敬意。

奉觞:組詞

奉獻、奉行、奉公、觥籌交錯、觥飲

奉觞:近義詞

祝酒、敬酒、舉杯、勸杯

奉觞:反義詞

敬謝不敏、酒肉朋友、冷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