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鲠樸的意思、鲠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鲠樸的解釋

鲠直樸實。《魏書·于栗磾傳論》:“ 忠 以骾樸見親,乘非其據,遂擅威權,生殺自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鲠樸”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由“鲠”和“樸”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原始意義及複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溯源

  1. 鲠(gěng)

    • 本義:指魚骨、魚刺。《說文解字·魚部》載:“鲠,魚骨也。”
    • 引申義:
      • 直率剛正:如“骨鲠之臣”,形容人正直敢言(《漢書·賈誼傳》)。
      • 阻塞不通:如“如鲠在喉”,比喻心中郁結(《後漢書·隗嚣傳》)。
  2. 樸(pǔ)

    • 本義:指未加工的木材。《說文解字·木部》:“樸,木素也。”
    • 引申義:
      • 質樸天然:如“樸素”“樸實”,形容本性淳厚(《老子》:“見素抱樸”)。
      • 厚重少文:如“樸拙”,指不加修飾的拙樸狀态(《莊子·山木》)。

二、複合詞“鲠樸”的釋義

“鲠樸”為并列式複合詞,綜合兩字核心特質,形容人的品格兼具剛直不阿 與淳厚質樸 的雙重特質。


三、文化内涵與用法特征

  1. 倫理價值:

    儒家文化中,“鲠”對應“直”的德行(《論語·衛靈公》:“直哉史魚!”),“樸”契合“返璞歸真”的道家理想,二者融合體現士大夫推崇的“外剛内淳”人格。

  2. 語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士人、官吏的操守(如“鲠樸之臣”)。
    • 現代漢語中漸趨書面化,常見于曆史人物評述或文學創作。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2.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王力 等.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4. 顧炎武. 《日知錄》. 清刻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來源版本信息以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鲠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ěng piáo”,意為鲠直樸實,形容人性格正直、質樸。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近義詞與關聯詞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更多出現在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如需更全面的釋義或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史書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慠弄白袷保皇表面活性劑蹩腳貨比類合誼秕言謬說布劃纏骨禅心成比懲窒吃蝨子留後腿褡包帶水拖泥達老吊問頂線帝運蹲坐蠹啄剖梁柱發噤鳳京氛焰感染幹屍絓組孤松輝華豁然頓悟賤妓鉸鉸計路精精經濟衰退屦及劍及林塢凜嚴流移蠻歌獠語每牛難能可貴俳巧起曹清清謹謹秋卷軟滑弱室三大政策三友傷憐生死文字時方恃強淩弱世蔭守盟手尾題緣徒卒蝦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