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冒的意思、頑冒的詳細解釋
頑冒的解釋
愚笨而魯莽。 宋 蘇轍 《三國論》:“然 高帝 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橫塞其衝,徘徊而不進,其頑冒椎魯,足以為笑於天下。”一本作“ 頑鈍 ”。
詞語分解
- 頑的解釋 頑 (頑) á 愚鈍:愚頑。冥頑不靈(愚昧頑鈍不靈活)。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頑固。頑強。頑敵。頑症。刁頑。負隅頑抗。 淘氣,胡鬧:頑皮。頑童。 同“玩”①②。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冒的解釋 冒 à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煙往上升;.發怒)。冒汗。冒尖。 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着:冒雨。冒險。冒死。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行)。 用假的充當真
網絡擴展解釋
“頑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1.基本含義
- 現代解釋:形容人性格頑皮、不聽勸告或不守規矩,帶有固執且冒險的傾向。
- “頑”指固執、不易改變,“冒”指冒險、冒昧,組合後強調行為上的叛逆或不合常規。
2.古典文獻中的釋義
- 愚笨而魯莽:宋代蘇轍在《三國論》中曾用此詞描述“不智不勇”之人,如“其頑冒椎魯,足以為笑於天下”,此處“頑冒”與“頑鈍”相通,指愚鈍且行事莽撞。
3.使用場景
- 現代多用于批評青少年或孩童的調皮行為(如“頑冒孩童”)。
- 古典語境中則多用于貶義,形容缺乏智慧與克制的莽撞行為。
4.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若引用古籍,建議優先參考“愚笨魯莽”的釋義;日常交流中則偏向“頑皮不守規矩”。
如需更深入的語源分析,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冒》的意思
《頑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行為态度頑皮、頑強或冒失、冒進的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冒》的部首是“頁部”,表示與紙、書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和繁體
《頑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的繁體字是「頑冒」,其中的「冒」在繁體中是用「冃」代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人們寫《頑冒》時使用的漢字寫法為「頑冒」。它的拼音寫法是wán mào。
例句
1. 他很頑冒,總是愛闖禍。
2. 這隻頑冒的小狗,居然咬破了沙發。
組詞
頑劣、頑固、頑抗、冒失、冒險、冒犯等。
近義詞
頑皮、刁蠻、頑劣、冒昧、魯莽等。
反義詞
乖巧、溫順、慎重、謹慎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