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冒的意思、頑冒的詳細解釋
頑冒的解釋
愚笨而魯莽。 宋 蘇轍 《三國論》:“然 高帝 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橫塞其衝,徘徊而不進,其頑冒椎魯,足以為笑於天下。”一本作“ 頑鈍 ”。
詞語分解
- 頑的解釋 頑 (頑) á 愚鈍:愚頑。冥頑不靈(愚昧頑鈍不靈活)。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頑固。頑強。頑敵。頑症。刁頑。負隅頑抗。 淘氣,胡鬧:頑皮。頑童。 同“玩”①②。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冒的解釋 冒 à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煙往上升;.發怒)。冒汗。冒尖。 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着:冒雨。冒險。冒死。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行)。 用假的充當真
專業解析
“頑冒”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古代文獻用例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記載:
一、字義分解
- 頑:本義指愚鈍、固執,如《廣雅》釋“頑”為“愚也”。引申為頑固不化、難以改變的特性,如《尚書·堯典》中“父頑母嚚”描述性格倔強。
- 冒:原指覆蓋、沖犯,《說文解字》注“冒,蒙而前也”,後衍生出冒失、輕率之意,如《漢書·李陵傳》“冒白刃”指不顧危險。
二、複合詞釋義
“頑冒”屬并列結構,指兼具頑固與冒失雙重特質的行為或性格,常見于古代文書批評用語。如明代《萬曆野獲編》載:“其性頑冒,屢谏弗悛”,形容某人固執己見且行事魯莽的狀态。
三、近義辨析
該詞與“頑嚣”(頑固嚣張)、“愚戆”(愚笨剛直)存在細微差異,側重強調在堅持錯誤立場的同時伴有不計後果的沖動性,屬貶義色彩較強的曆史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頑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1.基本含義
- 現代解釋:形容人性格頑皮、不聽勸告或不守規矩,帶有固執且冒險的傾向。
- “頑”指固執、不易改變,“冒”指冒險、冒昧,組合後強調行為上的叛逆或不合常規。
2.古典文獻中的釋義
- 愚笨而魯莽:宋代蘇轍在《三國論》中曾用此詞描述“不智不勇”之人,如“其頑冒椎魯,足以為笑於天下”,此處“頑冒”與“頑鈍”相通,指愚鈍且行事莽撞。
3.使用場景
- 現代多用于批評青少年或孩童的調皮行為(如“頑冒孩童”)。
- 古典語境中則多用于貶義,形容缺乏智慧與克制的莽撞行為。
4.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若引用古籍,建議優先參考“愚笨魯莽”的釋義;日常交流中則偏向“頑皮不守規矩”。
如需更深入的語源分析,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儒冠包夥表裡相濟稱柴而爨吃獨食馳冒沖天大将軍春職大都憲玳瑁筵黨塾丹陵蹈踵電子手表彽徊楯墨房圖風前月下漢堡箭訣堅壘焦尾靶憍盈腳踵驚羽紀年籍稅酒德絶經懇到渴心生塵蘭燈戀恩臨界留籲樓艓落潮名藩徘徊菊品擇千島湖窮迷齊遬禅文殺千刀生人守勝蜀芥送呈蘇步青宿老天海通幽洞冥下策詳谛仙果掀攪賢雅曉鬯小大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