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荒甯的意思、荒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荒甯的解釋

荒廢懈怠,貪圖安逸。《書·無逸》:“治民祗懼,不敢荒寧。” 孔 傳:“為政敬身畏懼,不敢荒怠自安。”《漢書·元帝紀》:“朕戰戰栗栗,夙夜思過失,不敢荒寧。” 唐 柳宗元 《與楊誨之第二書》:“ 武王 引天下誅 紂 ,而代之位,其意宜肆,而曰予小子不敢荒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荒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書面語或研究古代文獻的語境中。其核心含義指貪圖安逸享樂,荒廢懈怠正業(如政務、學業、農事等),不思進取。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

    • 荒廢懈怠,貪圖安逸。 這是最核心、最常用的解釋。"荒"指荒廢、廢棄;"甯"指安甯、安逸。組合起來強調因沉溺于安逸享樂而荒廢了應盡的職責或正當的事業。
  2. 詞義側重與結構分析:

    • "荒": 本義指田地無人耕種而長滿野草,引申為廢棄、荒廢、放縱、迷亂等義。在此詞中,主要指對正事、職責的廢棄和懈怠。
    • "甯": 本義指安甯、安定,引申為安于現狀、貪圖安逸、享樂。
    • 組合義: "荒"與"甯"結合,構成一個并列或因果關系的複合詞,形象地描繪了因追求安逸(甯)而導緻事業荒廢(荒)的狀态,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常用于批評或警示。
  3. 古籍例證與用法:

    • 該詞多見于先秦及漢代典籍,常用來告誡君王或官員不可沉迷享樂而荒廢朝政。
    • 例證一: 《尚書·無逸》:"治民祗懼,不敢荒甯。" 意為:治理百姓要恭敬謹慎,不敢貪圖安逸而荒廢政務。這是最著名的出處之一,強調了勤政的重要性。此例體現了"荒甯"用于政治領域的典型語境。
    • 例證二: 《漢書·成帝紀》:"朕承鴻業十有餘年,數遭水旱疾疫之災,黎民婁困于饑寒…戰戰兢兢,懼失天心…是以夙夜冀獲嘉瑞,不遑荒甯。" 意為:我繼承大業十多年,屢遭災害,百姓困苦…我小心謹慎,怕違背天意…因此日夜盼望得到祥瑞,無暇貪圖安逸荒廢政務。此例展示了帝王用于自省或表明勤政決心的語境。
    • 用法: 常作謂語或賓語,如"不敢荒甯"、"不遑荒甯"、"戒荒甯"等。
  4. 近義詞辨析:

    • 荒怠: 強調荒廢和懈怠,與"荒甯"意思非常接近,但"荒甯"更突出"貪圖安逸"是導緻荒廢的原因。
    • 逸豫: 指安逸享樂。"逸豫亡身"指貪圖享樂會導緻自身滅亡,與"荒甯"有相似之處,但"荒甯"更直接點明享樂導緻荒廢事業的結果。
    • 怠惰/懈怠: 指懶惰松懈,不如"荒甯"包含的"貪圖安逸"和"導緻荒廢"的語義豐富。
  5. 現代使用提示:

    • 在現代漢語中,"荒甯"已非常罕用,屬于典型的書面語和曆史詞彙。
    • 理解該詞有助于閱讀和理解古代文獻,特别是涉及治國理政、修身養性等主題的經典著作。
    • 其警示意義——即貪圖安逸會導緻事業荒廢——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啟示價值,但表達時更常用"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玩物喪志"、"荒廢學業/事業"等現代詞語。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荒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與“懈怠、貪圖安逸”相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荒廢懈怠,貪圖安逸
    這是最常見且權威的解釋。如《尚書·無逸》提到:“治民祗懼,不敢荒甯”,意為治理百姓時心懷敬畏,不敢懈怠或沉溺享樂。漢代《漢書·元帝紀》也沿用此意:“夙夜思過失,不敢荒甯”,強調勤勉自省,避免懶政。

  2. 迷亂安逸
    部分文獻(如《漢典》)将其引申為因放縱享樂而導緻混亂的安逸狀态。

二、語境與用法

三、争議與補充

四、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日常口語較少見。例如在議論文中,可用“摒棄荒甯,勵精圖治”等表達倡導勤勉的價值觀。

别人正在浏覽...

白蘇半恰編掜比傅閉口捕舌不及不落體塵鞅床帳翠钏道消釣缗弟媳婦方攘非夷福分蓋碗觀摩詭産貴戚豪風宏邁黃蒿渾撥四忽若護眎伽他羁鴻機鍵精粺激揚清濁距塞開劫克治來崪霝龠貉奴沐粱撓志牛飲撲箠青城之禍勤儉勤學仁術若有若無閃婚蛇甲審慮視端碎碧歲修損人利己縮囊天工鐵撥遐耇香萁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