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口捕舌的意思、閉口捕舌的詳細解釋
閉口捕舌的解釋
猶言甕中捉鼈。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晉書·張玄靓傳》:“ 旋 謂 基 曰:‘ 綝 擊其東,我等絶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閉口捕舌也。’” 清 錢謙益 《送馬巽倩歸會稽》詩:“閉口捕舌豈容遁,排山壓卵孰與争。”
詞語分解
- 閉口的解釋 閉住嘴不說話,不表态滿屋子人都閉口無言詳細解釋.沉默,緘默。《史記·張儀列傳》:“ 楚王 曰:‘願 陳子 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白
- 舌的解釋 舌 é 人或動物嘴裡辨别滋味、幫助咀嚼和發音的器官:舌頭。舌耕(a.指讀書勤奮;b.舊時學者授徒,依口說謀生,好像農夫耕田得粟)。唇槍舌劍。 語言辯論的代稱:舌戰(激烈議論)。 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
網絡擴展解釋
“閉口捕舌”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ì kǒu bǔ shé,其詳細解釋如下:
1.釋義
比喻敵方已被完全控制,無法逃脫,類似于“甕中捉鼈”。該成語強調對局面的絕對掌控,常用于軍事或競争場景中。
2.出處與典故
源自《晉書·張玄靓傳》:“旋謂基曰:‘綝擊其東,我等絕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閉口捕舌也。’”。此處描述戰略部署,意指通過東西夾擊形成包圍,使敵人無處可逃。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已控制局面的情況。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閉口”和“捕舌”兩個動作組成,強調雙管齊下的策略。
- 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客觀描述。
4.近義詞與示例
- 近義詞:甕中捉鼈。
- 例句:
“閉口捕舌豈容遁,排山壓卵孰與争。” ——清·錢謙益《送馬巽傅歸會稽》。
5.延伸解析
“閉口”指封閉出口,“捕舌”象征斷絕敵方傳遞信息的途徑,合起來體現全面封鎖的策略。此成語在現代語境中也可引申為對問題或危機的徹底解決。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晉書》或相關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閉口捕舌」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說話時避免說錯或說讓人尴尬的話。它可以拆分為「閉口」和「捕舌」兩個部分。在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閉口」的部首是「口」,總共有四畫;「捕舌」的部首是「扌」,總共有七畫。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但具體的來源尚不清楚。在繁體字中,「閉口捕舌」的寫法和簡體字大緻相同。
古時候寫「閉口捕舌」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無法确切确定。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幫助理解這個詞的用法:
他在面試時閉口捕舌,回答問題非常得體。
「閉口捕舌」可以組成其他詞,如「閉口」和「捕舌」都可以單獨使用。
「閉口捕舌」的近義詞可以是「謹言慎行」或「謹慎言辭」,都表示小心說話避免得罪或冒犯他人。
「閉口捕舌」的反義詞可能是「口無遮攔」,表示說話直率毫不保留。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