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荒宁的意思、荒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荒宁的解释

荒废懈怠,贪图安逸。《书·无逸》:“治民祗惧,不敢荒寧。” 孔 传:“为政敬身畏惧,不敢荒怠自安。”《汉书·元帝纪》:“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寧。”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 武王 引天下诛 紂 ,而代之位,其意宜肆,而曰予小子不敢荒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荒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或研究古代文献的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指贪图安逸享乐,荒废懈怠正业(如政务、学业、农事等),不思进取。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

    • 荒废懈怠,贪图安逸。 这是最核心、最常用的解释。"荒"指荒废、废弃;"宁"指安宁、安逸。组合起来强调因沉溺于安逸享乐而荒废了应尽的职责或正当的事业。
  2. 词义侧重与结构分析:

    • "荒": 本义指田地无人耕种而长满野草,引申为废弃、荒废、放纵、迷乱等义。在此词中,主要指对正事、职责的废弃和懈怠。
    • "宁": 本义指安宁、安定,引申为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享乐。
    • 组合义: "荒"与"宁"结合,构成一个并列或因果关系的复合词,形象地描绘了因追求安逸(宁)而导致事业荒废(荒)的状态,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或警示。
  3. 古籍例证与用法:

    • 该词多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常用来告诫君王或官员不可沉迷享乐而荒废朝政。
    • 例证一: 《尚书·无逸》:"治民祗惧,不敢荒宁。" 意为:治理百姓要恭敬谨慎,不敢贪图安逸而荒废政务。这是最著名的出处之一,强调了勤政的重要性。此例体现了"荒宁"用于政治领域的典型语境。
    • 例证二: 《汉书·成帝纪》:"朕承鸿业十有余年,数遭水旱疾疫之灾,黎民娄困于饥寒…战战兢兢,惧失天心…是以夙夜冀获嘉瑞,不遑荒宁。" 意为:我继承大业十多年,屡遭灾害,百姓困苦…我小心谨慎,怕违背天意…因此日夜盼望得到祥瑞,无暇贪图安逸荒废政务。此例展示了帝王用于自省或表明勤政决心的语境。
    • 用法: 常作谓语或宾语,如"不敢荒宁"、"不遑荒宁"、"戒荒宁"等。
  4. 近义词辨析:

    • 荒怠: 强调荒废和懈怠,与"荒宁"意思非常接近,但"荒宁"更突出"贪图安逸"是导致荒废的原因。
    • 逸豫: 指安逸享乐。"逸豫亡身"指贪图享乐会导致自身灭亡,与"荒宁"有相似之处,但"荒宁"更直接点明享乐导致荒废事业的结果。
    • 怠惰/懈怠: 指懒惰松懈,不如"荒宁"包含的"贪图安逸"和"导致荒废"的语义丰富。
  5. 现代使用提示:

    • 在现代汉语中,"荒宁"已非常罕用,属于典型的书面语和历史词汇。
    • 理解该词有助于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特别是涉及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等主题的经典著作。
    • 其警示意义——即贪图安逸会导致事业荒废——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价值,但表达时更常用"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玩物丧志"、"荒废学业/事业"等现代词语。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荒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与“懈怠、贪图安逸”相关。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荒废懈怠,贪图安逸
    这是最常见且权威的解释。如《尚书·无逸》提到:“治民祗惧,不敢荒宁”,意为治理百姓时心怀敬畏,不敢懈怠或沉溺享乐。汉代《汉书·元帝纪》也沿用此意:“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强调勤勉自省,避免懒政。

  2. 迷乱安逸
    部分文献(如《汉典》)将其引申为因放纵享乐而导致混乱的安逸状态。

二、语境与用法

三、争议与补充

四、现代应用

如今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讨论,日常口语较少见。例如在议论文中,可用“摒弃荒宁,励精图治”等表达倡导勤勉的价值观。

别人正在浏览...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白纷拜兴白眼珠子驳换博投不像朝天馄饨从丧当管电临第一把手缟武花蝶呼服互换性讲难简易师范兢畏斤两急世倨骄困闷老鼠拉它连霖联宗料丝灯蠡湖蠡蠡留驻泷路卖猪仔漫泐谩欺蒙娜丽莎牧羣鸟虫书凝沍旁枝末节贫属气不过乳糜晕入庠山门式干衰飒説嘴説舌死水微澜谈圆说通腾英铁铣同类通条托懒先公险衣谢不敏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