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損人利己的意思、損人利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損人利己的解釋

[seek satisfaction for oneself at the cost of others;enrich oneself to the detriment] 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受損失。也作“損人益己”

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西遊記》

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舊唐書·陸象先傳》

詳細解釋

損害别人,使自己得利。 元 無名氏 《陳州粜米》第一折:“隻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此乃他人遺失之物,我豈可損人利己,壞了心術。” 清 李漁 《蜃中樓·辭婚》:“念生平守義方,怎肯損人利己将心抗。”《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不論 鳳姐 後期的性格起了多大變化,仍然是要損人利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損人利己"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損害他人來使自己獲得利益。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并引用權威來源:


一、字詞解析與基本釋義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出處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定義:"使别人受到損失而使自己得到好處。" 該釋義簡潔明确,突出行為的結果是"損人"與"利己"的因果關系。

    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48頁。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義:"損害别人,使自己得利。" 并注明其語源可追溯至古代文獻,如元代無名氏《陳州粜米》雜劇:"損人利己,分文不值。" 體現其曆史沿革與道德批判色彩。

    參見:《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6卷第1103頁。

  3. 《新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解釋:"損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處。" 強調其貶義屬性,常與"自私自利""見利忘義"等詞并列,用于批判違背公德的行為。

    參見:《新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987頁。


三、語義延伸與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規範用法)

企業若靠制售假冒僞劣産品損人利己,終将失去市場信任,面臨法律制裁。

真正的合作應追求共赢,而非通過損人利己的手段謀取短期利益。


"損人利己"是漢語中批判性極強的道德概念,其核心在于揭示通過侵害他人權益實現自我獲益的行為模式。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确保概念準确性與文化内涵的完整性。

網絡擴展解釋

“損人利己”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損害他人,使自己得利”,指通過傷害别人的利益來謀求自己的好處。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結構與出處


使用場景

  1. 社會批評:描述商業欺詐、權力濫用等行為(如“商家售賣假貨是典型的損人利己”)。
  2. 人際交往:指責自私行為(如“為升職造謠同事,實屬損人利己”)。
  3. 文學與哲學:用于探讨人性、道德等主題,如《孟子》中“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隱含對損人利己的批判。

近義與反義


現實意義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案例或文化背景,可提供更多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白燦燦蚌帆變咎弊源不錯逋堕重現愁胡垂則躭閣當依抵近攻擊鬥兵斷經讀破崗位各執一詞公煙詭竊寒貧鶴磵假想寄屬廐牧酒隱卷葹拘傳闚觊列縣理想民械末垂目眐心駭弄斤操斧諾貝爾獎噴糞剖腹藏珠鋪過撲花乾浄地清抗卭卭距虛丘山權榮人煙阜盛日旗容采沈命舍身為國時變時陰獸頭蜀彩書館松毛蟲投到惟日為歲香屏校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