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治的意思、克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治的解釋

謂克制私欲邪念。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俟其心意稍定,隻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明史·陳真晟傳》:“又得 程子 主一之説,專心克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克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理解: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努力克服困難并解決問題,由“克”(克服、戰勝)和“治”(治理、解決)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面對環境危機,需以克治精神尋求方案。”

二、哲學與修養層面的延伸

在儒家思想中特指克制私欲邪念,屬于道德修身的範疇。明代哲學家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提到“省察克治”,強調通過自我反省約束欲望,《明史》中也有“專心克治”的記載,均指向内在修養。

使用注意

  1. 語境差異:日常語境多指解決問題,而哲學語境側重自我約束。
  2. 常見誤用:需與“克”區分,後者僅含“抑制”義,而“克治”包含“克服+治理”的雙重動作。

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克治

克治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由兩個字組成:克和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克字的部首是兒字旁,它的筆畫數為八畫。治字的部首是水字旁,它的筆畫數為八畫。

來源

克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克字原本是指剋制、戰勝的意思,後來逐漸演化為克服、克制的意思。治字則是指管理、治理的含義。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克治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克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其部首以一橫線為主,下方為一個豎線和一個撇,表示抵抗、克服的意思。治字也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與現代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通過努力克治自己的懶惰,終于取得了成功。

2. 這個公司需要一位有能力治理團隊的領導。

組詞

克服、克制、克星、治安、治理、治愈。

近義詞

克服、戰勝、抑制。

反義詞

助長、促進、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