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霝龠的意思、霝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霝龠的解釋

樂官名。《大克鼎》銘文:“易女史小臣,霝龠,鼓鐘。” ********* 《古典新義·璞堂雜識》:“《大克鼎》以霝龠與史小臣、鼓鐘并舉,史小臣及鼓鐘皆官名,則霝龠亦官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霝龠”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霝”和“龠”兩個古字構成。根據《說文解字》等權威典籍記載:

  1. 霝(líng):本義為“雨零”,即細雨飄落,後引申為神靈、靈妙之意。在甲骨文中,“霝”與“靈”相通,常指代神明或與祭祀相關的意象(來源:《說文解字注》)。
  2. 龠(yuè):古代管樂器,形似排箫或笛子,竹制多孔,用于禮樂儀式。《周禮·春官》記載其“以和衆聲”,是先秦禮樂文化的重要符號(來源:《周禮正義》)。

組合為“霝龠”時,可理解為“與神靈溝通的禮樂之器”,多出現于道教文獻或描述古代祭祀場景的文本中。例如《雲笈七籤》提到“奏霝龠以通玄”,即通過演奏此類樂器達到人神感應的境界(來源:《道教文化辭典》)。需注意,該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代宗教、音樂的專業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霝龠”是一個由兩個生僻漢字組成的詞語,目前未在常見古籍或現代漢語中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單字解析及可能的文獻推測:


  1. 古同“靈”,有神靈、靈驗之意(如《說文解字》中提及“霝”與祭祀相關)。另一解為“雨零”,即雨滴下落的狀态。


  2. 有兩種主要含義:

    • 樂器:古代管樂器,形似排箫或笛,如《詩經》中“龠舞”指持龠而舞。
    • 量具:古代容量單位,一龠等于半合(約10-15毫升)。

組合推測:
“霝龠”可能是古代文獻中的罕見專名,或具有以下可能含義:

建議:
若該詞出自特定古籍或領域文獻,請提供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也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辭源》等工具書核實生僻字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敗奔白蜃雲幫忙變數器不欺暗室草莢産利棽麗答記倒日等夷雕花玻璃釩鋼防杜犯阙肥滿廢損風向袋風燭殘年詭冒含臉耗糜河脣荷扇懽親賈儈江口僭君見诮大方腳花開面亢禮勞勌老咬蟲懔懔龍腰矛盾概念蜜戀内當飄泛撲堆廧夫情境秋吟蛬敺捶軟頑深闳師弟使鬼錢時屯侍執巾栉壽堂嗣男壇墠跳進黃河洗不清調理陰陽鐵筋透心托偶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