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教的意思、頓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教的解釋

(1).佛教各宗派對其教主 釋迦牟尼 一生所說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在我國如華嚴宗判為“五教”,“頓教”居第四位,指不設位次、不依言辭而頓悟教理的《維摩經》等。天台宗列為“化儀四教”之首。《景德傳燈錄·闍夜多》:“後至 羅閲城 ,敷揚頓教。”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附錄《天台宗》:“化儀四教,首先是頓教,大乘圓滿教理直下全提。”

(2).指禅宗六祖 慧能 創立的南宗法門。《壇經·付囑品》:“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拟求真。”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禅宗頓教, 慧能 是創始人。”參見“ 頓悟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頓教”是佛教術語,同時也有引申的漢語成語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佛教術語解釋

  1. 判教體系中的定義

    • 華嚴宗将佛陀教法分為“五教”,其中“頓教”位列第四,指不依賴漸進修行、直接頓悟教理的經典(如《維摩經》),強調超越文字和階次。
    • 天台宗将其列為“化儀四教”之首,認為頓教是大乘圓滿教法的直接呈現。
  2. 禅宗南宗法門

    • 特指六祖慧能創立的南宗禅法,主張“頓悟成佛”,即通過直指心性的方式瞬間覺悟,區别于北宗神秀的漸修法門。
  3. 核心特點

    • 強調無階次、不依言辭,通過心性體認直接契入真理,典型經典包括《壇經》《維摩經》。

二、漢語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時讀作“dùn jiào”,形容突然領悟道理,如“他經點撥後頓教,豁然開朗”。此用法側重描述瞬間開悟的狀态,與佛教義理有相通之處。

三、詞源與結構


以上内容綜合佛教判教體系、禅宗思想及漢語語義,需注意佛教解釋與日常成語用法的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指導或者教導。它的拆分部首是貝字旁和酉字旁,筆畫總數為11。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寫法。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 以下是一個例句:老師耐心地頓教學生如何解決數學題。 有關組詞方面,根據《頓教》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頓時(意為立刻、馬上)、頓然(意為突然、忽然)等。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類似意義的詞語來替代《頓教》。例如:指導、教導、教誨等。 而反義詞則是與《頓教》相對的詞語。例如:迷惑、誤導、誤教等。 希望這些簡短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