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皓的意思、四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皓的解釋

(1).指 秦 末隱居 商山 的 東園公 、 甪裡先生 (甪,一作角)、 绮裡季 、 夏黃公 。四人須眉皆白,故稱 商山 四皓。 高祖 召,不應。後 高祖 欲廢太子, 呂後 用 張良 計,迎四皓,使輔太子,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漢 揚雄 《解嘲》:“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四皓采榮於 南山 。” 唐 杜牧 《題青雲館》詩:“四皓有芝輕 漢祖 , 張儀 無地與 懷王 。”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五·四皓考》:“《陳留志》雲:‘ 東園公 姓 唐 ,名 秉 ,字 宣明 , 襄邑 人,常居園中,因以為號; 夏黃公 姓 崔 ,名 廓 ,字 少通 , 齊 人,隱居 夏裡 修道,故號 夏黃公 ; 甪裡先生 , 河内 軹 人, 泰伯 之後,姓 周 名 術 ,字 元道 ,號曰 霸上先生 。’卻欠 綺裡季 。 皇甫謐 《高士傳》載:‘ 綺裡季 姓 朱 ,名 暉 ,字 文季 。’四人詳矣……予以《索隱》既引《陳留志》欠 園公 之名,失寫也; 廓 與 廣 同,姓 黃 ,非 崔 ,文義順也; 甪裡 既稱 泰伯 之後,必 蘇 人,或寓居於 軹 也。”按,《史記·留侯世家》 司馬貞 索隱引《陳留志》作“ 園公 姓 庾 ”。參見“ 商山四皓 ”。

(2).指 南朝 齊 徐伯珍 兄弟四人。《南史·隱逸傳下·徐伯珍》:“﹝ 徐伯珍 ﹞家甚貧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

(3).泛指隱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詩:“我昔曾上 嘉禾島 ,島上衣冠多四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皓(sì hà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專有名詞,特指秦末漢初四位德高望重、隱居避世的著名長者。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釋 “四皓”指代四位須眉皓白的隱士,即:

  1. 東園公(唐秉)
  2. 甪裡先生(周術,一作角裡先生)
  3. 绮裡季(吳實)
  4. 夏黃公(崔廣)

他們因不滿秦朝暴政,長期隱居在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内),故并稱“商山四皓”。其名號中的“皓”字,形象地描繪了他們年高德劭、須發皆白的特征(《漢語大詞典》“四皓”詞條)。

二、曆史背景與文化内涵 四皓的故事主要記載于《史記·留侯世家》。漢高祖劉邦晚年欲廢太子劉盈(呂後之子),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呂後采納張良計策,禮聘隱居商山的四皓出山輔佐太子。當劉邦看到這四位自己屢次征召不來的高士竟追隨太子左右,認為太子羽翼已成、人心所向,遂打消了廢太立的念頭。這一事件确立了四皓作為:

三、文學藝術中的影響 四皓典故成為後世詩詞、繪畫、戲曲的重要題材:

權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四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文化概念,主要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商山四皓是秦末漢初四位隱士的合稱,成員包括:

  1. 東園公(唐秉)
  2. 甪裡先生(周術,一作“角裡”)
  3. 绮裡季(吳實)
  4. 夏黃公(崔廣)

四人因避秦末亂世隱居陝西商山,須發皆白,故稱“商山四皓”。他們以采芝為食,德高望重,代表了不慕權貴的隱逸精神。


二、曆史典故

漢高祖劉邦曾欲廢太子劉盈(呂後之子),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呂後采納張良計策,請四皓出山輔佐太子。劉邦見太子已有四皓支持,感歎“羽翼已成”,遂放棄廢立之念。


三、引申含義

  1. 泛指隱居高士
    後世以“四皓”代指品行高潔、隱居不仕的年長賢者,如明代張煌言詩句“島上衣冠多四皓”。
  2. 特指南朝徐氏兄弟
    南朝齊時,徐伯珍兄弟四人皆白發隱居,也被時人稱為“四皓”。

四、文化影響

四皓形象常出現于詩詞、典故中,象征淡泊名利與政治智慧。其故事在《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及《高士傳》等文獻均有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飛仙北京車站表層筆桶步搖長胥常因刍泥翠蟬呆頭道知妲語登覽迪哲冬筍剟除放浪無羁馮賴豐禋勾達甲坼杭劇鴻工轟隆候舍黃金石艱難困苦澆書計辦聚殲踞守開發銀行控辭累洽樂憂煉顔練勇留好癧瘍風樓角履武蠻床懋德蒙頭蓋面内含披沙簡金蚯蚓竅阒曠穰浩人排羶慕慴悸生殺師直為壯肅此鹈胡體親維揚蓊蘙霞粲蠍唇